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3)(1 / 2)





  莫少珩因此也深陷争斗的漩涡之中。

  当时的莫少珩才十岁,皇后和镇北王妃实在不忍这么小的孩子就得跟着她们面对这些残忍的争斗,正好这时,北凉似乎有意和南离和好,毕竟断断续续的交恶了十年,打了十年,两国无论是国民还是朝廷也累了。

  两国之间的关系,本就无常,时好时坏。

  为了避免莫少珩陷在这争斗的漩涡中,皇后和镇北王妃一合计,干脆让莫少珩跟着出使南离的使团去南离避一避风头,远离这是非之地。

  皇后是南离的公主,远嫁北凉,为南离的和平也是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有她书信一封保驾护航,莫少珩就算去了南离,也不会被人为难,总比处在风尖浪头好。

  她们的计划是,让莫少珩去南离呆个一年就回来,回来的时候,皇后争夺后位应该也有结果了,凉京怕也是风平浪静了。

  但谁能想到,一年后,出使的使团回来了,唯独莫少珩留在了南离当了质子。

  本来,一个异性王,还是一个已经阵亡的异性王的儿子,怎么也没资格当两国质子的,但那南离不知道发了什么疯,什么皇子都不要,就非得留下莫少珩。

  这下好了,莫少珩这个当事人不在北凉,和废太子的婚约又没了解除的契机。

  当质子就当质子吧,总归是北凉人,当个几年质子总是要回北凉的。

  只是后来,一个个震惊的消息传回北凉。

  莫少珩以北凉人的身份,在南离官拜三师之一的少师。

  那时候的莫少珩才多大?

  那可是位高权重的少师之位,怕是打破脑袋也没人能猜到莫少珩在异国他乡怎么做到的。

  等北凉人知道莫少珩少师之位的来历的时候,南离丝绸已经卖到四方诸国去了。

  当时北凉之轰动,简直举国震惊。

  北凉皇室三道诏书急诏莫少珩回国。

  结果,全都石沉大海,这才坐实了莫少珩资敌卖国的罪名,举国谩骂,可惜了镇北王府一门忠良。

  然后就是现在,本以为莫少珩闹出来的事情已经顶天了,但所有人还是小看了他,莫少珩居然刺杀了南离小皇帝,正逃回北凉,南离盛怒之下直接攻下了北凉洵州六地。

  他以一人之力挑起了原本已经有平息之势的两国国战。

  至于那乌龙一样的婚约,估计也没人当真,但阴差阳错的延续到了现在。

  那犯病的护卫见马车内没有回应,又问道,主子,我们该怎么做?

  他从小跟在主子身边,其实他还记得一些小时候的事情,那时莫少珩被养在宫中,被一群小皇子排挤,他们家主子就爱护在莫少珩前面,干巴巴的说上一句,不许欺负他,他是我媳妇。

  现在想想,他们家主子小时候居然会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一面。

  当然,他脑海中最深刻的记忆,还是那明明被众人围在中间欺负的漂亮小个头,居然正眼都没有看所有人一眼,扬着颗小脑袋,跟个骄傲的小孔雀一样,嘀咕了一句,一群小屁孩!

  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幕到现在他都忘不了。

  第4章 炊饼

  莫少珩和他们主子怎么说都还有一纸荒唐的婚约,莫少珩此次回凉京怕是凶多吉少,所以这护卫才不免多问了一句,他们该如何行事。

  如今北凉和南离战事又起,他们主子的处境也未必能好到哪里去,他们这次的商队运送的是在各地买到的粮食,用以安抚那些涌向凉京的难民,希望此功劳能让那些借机针对他们主子的人闭嘴。

  马车上的人并没有回答。

  经过这样的小插曲,商队很快从新上路。

  不过没走多久又停了下来,天黑了。

  古时的长途跋涉不像现代,买张车票想去哪去哪,是十分艰辛和凶险的,路途上并非随时都有驿站,大部分时间只得露宿。

  夜幕降临,莫少珩和南一正吃着干粮,这时,那犯病的护卫又走了过来,手上提着一个食盒。

  南一跳下马车,笑呵呵地迎了上前。

  等重新回来的时候,手上拿着那个食盒,那人也是有趣,竟然给我们送了些糕点。

  边说边拿出银针在食盒里面的糕点上插来插去。

  莫少珩却皱起了眉头,突然道,我们可能暴露了,等会我们趁夜离开,这里离凉京不远,就算不跟着商队,应当也不会遇到匪盗。

  南一微愣,他不就是送点糕点以作答谢?

  莫少珩沉吟道,刚才你们的对话有古怪,明明是你救了他,可他送糕点的时候似乎更多的是想送到我手上。

  南一:

  也有可能是对方热情。

  当然南一赶紧点了点头,这一路上多少次的截杀埋伏,靠的就是少师奇怪的直觉和敏锐才躲过去。

  夜空如洗,万物静寂,奔波了一整天的人开始熟睡,为明天养精蓄锐,此时,月光下,一辆马车悄然从商队离开。

  也是这时,一个人影悄然靠近中间的营地,主子,小世子的马车趁夜离开了。

  恩。一个低沉的声音回了一句。

  那护卫犹豫了一下,主子,我们真的什么都不做?小世子惹了这滔天大祸,这时候回凉京,无异于自投罗网。

  没了回应。

  护卫心道,他们家主子是越来越铁石心肠了,小时候还小媳妇小媳妇的叫呢。

  马车又赶了一天的路,一座城池屹立在面前。

  城墙下,排着长长的队伍,或是等待进城的商队,或是百姓,除此之外,就是涌来的洵州的难民,正等待着救济。

  南一好奇的伸着个脑袋,少师,这里就是凉京?比我们离京差远了。

  莫少珩心道,五十步笑百步,要不是丝绸卖到了四方诸国,让四方诸国的商队蜂拥而至离都,才有了后来的繁华景象。

  其实凉京还是非常不错的,巍峨,宏大,热闹,比起离都也不过是少了些商业气息罢了。

  莫少珩拿出两条白色束带,一条绑在自己额上,遮住额间凰印,另外一条递给南一,等会知道该怎么做?

  南一点点头,他已经轻车熟路,这一路上,他扮过乞丐,道士,戏子,孝子一路上学的保命的本事可比在皇宫中学的还要多。

  等轮到莫少珩他们马车进城的时候,南一用手往脸上一抹,一张脸立马变成了哭丧脸,简直就是个一秒入戏的戏精。

  头戴白色抹额,这是在戴孝发丧。

  莫少珩倒是不担心南一露馅,别看南一平时不着调,但比想象中要坚忍聪明得多,他还记得有一次,追兵追得实在太急,他不得不将南一藏在一个角落,让他不要动等他回来。

  结果等他摆脱追兵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而南一真的就一动不动在那里藏了三天,避开了满城的搜捕,整个人都饿得脱了相。

  这样的忍耐能力和毅力,一般的刺客都做不到,更别说一个养尊处优之人。

  递上路引。

  那守城门的兵卒例行问了几句,看向莫少珩两人,特别是南一死了亲爹一样悲伤的模样,眼中竟然有些哀伤。

  路引上可以看出这两人是从洵州来的,定是逃难至此,额上还绑着白布,不用问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两人还算好的,还有亲戚可以投靠,外面那些难民就只能无家可归的等待救济了,可怜啊,都是他北凉百姓。

  竟自行将莫少珩他们的身份,经历等脑补了个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