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8)(2 / 2)

  莫少珩和南一在马车上等了一会儿,不多时,燕王府中有人被簇拥着走了出来。

  南一惊讶道,还真亲自出来见我们,北凉的皇室这般平易近人?

  周围也有些轰动,别看临江仙有了些名声,但也只能算名士中一人,而皇室尊贵,哪可能屈尊降贵亲自出来的。

  也就这么一会儿,围观的人已经越来越多,还有不少闻讯之人正在赶来,恐怕这巷子要被堵得水泄不通了。

  莫少珩将马车的帘子掀起一个小角,看了出去:

  这一看也是一愣,当年干瘪的小豆丁大变样了。

  身材修长,棱角分明,剑眉星目,身板挺拔得跟一柄剑,举止之间,流露着皇室的尊贵之气,如同鹤立鸡群。

  差点没认出来,要说这人以前经常小媳妇小媳妇的叫,莫少珩自己都不信。

  这就是男孩变成男人的差别吗?果然干瘪的小孩也有可能成为潜力股啊,倒是不能在用以前看待小屁孩的目光看待对方了。

  十年,小屁孩都变成了成熟英俊的大人了,莫少珩这才有些感触,他离开这里十年了。

  不过对方脸上一本正经的样子倒是一如既往。

  赵棣被簇拥着走了过来,站在了马车前。

  莫少珩的声音也从马车上传了出来,今日路过城门,得闻洵州难民不断涌来凉京。

  又见殿下的人在施粥,作为北凉人,我亦想献上一点绵薄之力。

  关于刚才拜帖上燕王府施粥的弊端,莫少珩一点没提,而是说被燕王府施粥的举动感动,又身为北凉人,想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真是忧国忧民。

  果然,声音一出,四周都安静了下来。

  心中竟不约而同出现一个奇妙的想法。

  临江仙四战南离名士为他们北凉人面上争了光,如今又忧心颠沛流离的难民,来燕王面前献策,品行之高洁犹如高山流水,让人肃然起敬。

  不由得同时又想到了资敌卖国的莫少珩,简直就如同阴阳的两面,对比性太强了。

  这世上怎么就有如此品德相反的两人。

  只是,救济难民这等事,仅凭临江仙一人,又如何解决得了?

  第12章 槐花饼,槐花粥

  莫少珩的声音传出,周围议论纷纷。

  知南和知北脸上戴着个面具,估计是莫少珩在回京的商队见过他们,所以故意遮挡,对视了一眼。

  竟然在大厅广众之下说献策解决难民的问题?

  众所周知,他们北凉贫瘠,粮产不丰,一但遇到灾年,都是举国难以解决的难题。

  这次洵州六地难民来京,可一点不比灾年的情况差到哪来去。

  要解决这一困难的根本之处,还是得有足够的粮食,临江仙再厉害,他也不能凭空变出粮食不是。

  所以,当众说出来要献策解决难民的问题,的确足够震惊人,但一但所献之策有一点马虎,达不到效果,可想而知会是什么结果,临江仙才有的那点名声都不够败的。

  知南和知北不由得看向了赵棣。

  结果,赵棣的脸色都没有变一下。

  他们主子这门处变不惊的功夫,也够厉害的,竟让人看不出任何想法来,没看到看热闹的人已经因为临江仙一句话陷入了怎样的不可思议和震惊中。

  赵棣心里其实也是疑惑的,但莫少珩那漂亮的小脑袋有多聪明,他多少还有一些印象,莫少珩被送进宫里的那十年,就是和他住在同一个殿里,莫少珩不怎么爱理他,所以每次都会想方设法的摆脱他,每次都能成功,可那里可是重重守卫的皇宫,当时的小脑袋还不到十岁而已,就已经能将人耍得团团转。

  现在想想,莫少珩身上就像永远蒙着一层让人看不清的面纱,所思所想天马行空到让人无法想象。

  因为同住一殿,接触得自然也比旁人多。

  他还记得,那小脑袋最爱爬上宫殿的房顶,像大人一样用双手托着腮,望着星空,然后对他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知道吗?天上看似渺小的星星其实和我们脚下的大地一样,广阔无垠,都是一个个巨大的球。

  说完免不了还要说上一句,忘记了你还是个小屁孩,说了你也不懂。

  当时的赵棣觉得,屋顶上拖腮坐着的小脑袋,身上就像披着星光一样,就如同天上最闪耀的星辰,让人眼前发亮。

  现在想想,尽是些胡说八道,用无可考据的事情将他震得一愣一愣的,小骗子一个。

  定是想寻求他的庇护而故意引起他的注意,毕竟在皇宫生活可没有那么简单,得由他护着才行。

  小小年纪就狡猾到了极点,油滑得很,怎么可能在大厅广众,还是如此特殊的时期,将他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这一点还是能肯定的,但莫少珩现在又在玩哪一出他就不清楚了,现在可不是小时候,糊弄一群小孩子那么简单。

  周围的人的确被震惊了,一边火热的讨论着,一边注意着那辆马车。

  莫少珩依旧没有下马车,但似乎已经没有人想着这合不合礼教规矩了,所有的注意力全被刚才的一句话吸引住了。

  莫少珩也没有拐弯抹角,让南一将一个食盒送到了赵棣面前。

  众人还在疑惑,怎么这马车上两人都这么神神秘秘的,看这提着食盒穿着道袍的小个子,头上还戴着斗笠进行遮掩。

  估计也就燕王府的个别人知道原因,小世子现在要是光明正大地置于众人面前,怕真得掀起千层浪。

  莫少珩的声音从马车中传出,殿下,策在食盒之中。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得看向了食盒。

  就这一食盒能解决难民问题?

  是不是也太

  要不是临江仙先前的名声镇着,怕是已经沸腾了。

  赵棣也在看着知北接过的食盒,众人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赵棣准备揭开食盒的手。

  食盒被打开,所有的声音都停了下来。

  只见食盒中一无什么锦囊妙计,二无什么奇特之物。

  这是个什么意思?

  就如同最普通的食盒一样,里面仅有两样东西,一个饼,一碗粥。

  众人不由得都愣住了。

  哪怕赵棣,都微不可察的皱了一下眉,小脑袋这次怕是真的将脚往悬崖外伸了一步。

  在沉默中,赵棣面不改色的说了一句,何意?

  莫少珩心道,声音还挺有磁性,啧啧。

  赶紧打断古怪的想法,什么儿女情长都是假的,上一辈子的教训还不够?什么海誓山盟都会有改变的一天,更何况对方还是他记忆中干巴巴本以为长大了也是个竹竿的小屁孩,他还是专心搞事业的好,恩,专心活命才对。

  莫少珩继续道,殿下何不先尝尝味道?

  众人:

  知南知北的表情就古怪了,也就他们知道马车上的是小世子莫少珩,和他们主子有婚约,这送粥都送到门口了,总感觉有点微妙的感觉。

  眼睛一个劲朝他们主子身上瞟,如果能给他们头顶配上文字,绝对是吃瓜群众四个字。

  赵棣身后有一中年走上前,似在检查饼和粥,应该是燕王府养的药道高手。

  众人看得不由得一愣,燕王该不会真要尝吧?

  他们北凉燕王,可是出了名的铁石心肠不近人情。

  若是为了难民真尝了这粥,似乎燕王也不似传言中那般,身体内尽是南离人冷漠的血液,对他们北凉百姓没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