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1)(2 / 2)


  一针就见血。

  莫少珩赶紧冠冕堂皇了两句,逃了。

  然后跑去找燕王。

  赵棣好啊,虽然话少,但他不怼人不是。

  莫少珩偷偷地问,圣人给我升了官,你那里有什么奖励没有?

  新制盐工艺虽然是莫少珩发现的,但赵棣也功不可没。

  赵棣答道,贩盐。

  莫少珩眼睛都亮了,负责替朝廷卖官盐?

  这个好,莫少珩接口就道,在我乌衣巷安排一个官盐铺子。

  赵棣看向莫少珩,这是明目张胆地让他以公济私?

  莫少珩脸不红气不喘,除了东市西市,现在就我那人流最多。

  人人都需要的盐,当然是设置在人多的地方。

  官盐铺子是有限的,其他人又不许私卖盐,所以一个盐铺子负责好大一片区域,这样的话就不愁没人进他的乌衣巷,除非他们非得跑特别远的盐铺子去买。

  莫少珩本以为还得磨一磨,没想到赵棣直接恩了一声。

  莫少珩一愣,赵棣也挺好说话的嘛。

  这时已经有通传的公公前来宣诸官入殿了。

  今日朝议,无外乎还是围绕水利,盐,洵州,还有一些其他问题。

  运河修建在莫少珩离开的这大半个月已经开始了。

  所谓开始,并不是说已经开始修了,而是开始招工了。

  今日是大朝会,负责运河修建的赵岚需要述职。

  赵岚上前,禀圣人,工部已经在拟定修建的章程和计算费用,礼部已经准备好祭天仪式,户部户部的招工也正在正常进行中

  这样大的事情,他自然不敢怠慢,兢兢业业,不敢出半点差错。

  但在说到户部招工的时候却犹豫了一下。

  户部尚书看了一眼赵岚,眉头皱了起来。

  有以工代赈,又有免税制,的确也招到了一部分。

  但远远不够,而且据他所知,问题还不小。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在难民中开始疯传,兴修水利这一提议是莫少珩提出来的。

  别看这样小的一个消息,但却在难民中炸了锅。

  莫少珩要修水利了,要千古留名了,而且还是用他们洵州难民来成就他的名声。

  ƾʲô?

  将他们害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后,还要踩在他们身上来搏取这千古美名?

  没有这样的道理。

  加上莫少珩先前在他们面前游山玩水的一幕,到现在都让他们心绪难平。

  所以除了招收到的一小部分人,其他大部分人都是抵触的。

  甚至因为赵岚心中急迫,在招工的时候多少有些急躁,造成了不少反抗和冲突。

  这些可不都是小问题。

  户部尚书也理解赵岚说招工一切正常,是想慢慢解决问题。

  但他有没有想过,一但解决不了,甚至难民的反抗再激烈一点,就会引起民乱

  这样的后果他户部担不起这个责任。

  太子不该没跟他商量就这么若无其事的述职。

  正要说话,这时,赵棣站了出来。

  禀圣人,近日凉京城外,有难民不满招工事宜,多有聚众闹事。

  说得很简洁,但却和赵岚的招工一切正常恰巧相反。

  整个金殿都安静了。

  太子赵岚说招工一切正常,而燕王说有难民不满招工,聚众闹事?

  户部尚书都惊讶了一下,他虽然知道有不少难民心有不满,但聚众闹事?

  赵岚直接冷哼了一声,燕王才回凉京,怕是对具体情况了解得还不清楚。

  自古兴修水利,百姓心中都会有劳民伤财,强迫修建的想法,遇到些许反抗和困难也是理所当然。

  在赵岚看来,朝廷已经给了洵州难民诸多好处,他们暂时反抗,但真到了不修运河他们就无法获得救济的粮食,到时肯定就会妥协,他只需要一点点时间就能摆平此事。

  莫少珩看得津津有味,他原本以为他今日就是来点卯就完事,没想到能看到这么精彩的一幕。

  赵棣说了一句,仅仅是些许反抗?

  说完竟然没在说话。

  莫少珩都有些莫名其妙,发难的话要将对方往死里打啊,打蛇打七寸,不死也要让对方残。

  众人也以为这是燕王和太子之间的日常较量,若真有什么大问题,太子还真敢隐瞒不报不成。

  这是影响北凉千秋的大事,一个不谨慎,那个因为兴修水利而亡国的前前朝,就是前车之鉴。

  圣人对此事的重视,也容不得出半点差错。

  正在这时,突然有小碎步跑了进来,打断了朝议。

  禀圣人,风向官梁让,有要事面见圣人。

  众人一愣,凉京风向官梁让?

  凉京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吗?都等不到下朝,现在就要来禀告。

  宣。上面传来圣人威严的声音。

  梁让走了进来,不卑不吭,禀圣人,凉京城外,难民在城门之下喧哗,似有民乱之嫌。

  凉京卫左都卫袁付已经带人前去调谐,目前情况不明。

  已经闹到城门下了?

  有人赶紧出列,闹事之人有多少?

  梁让答道,百余。

  众人松了一口气,难怪只说是有民乱之嫌疑,百人还构不成民乱。

  当然这种事情可大可小,毕竟民乱,就代表着圣人无德,逼得百姓走投无路反抗,对圣人的名声可不好。

  不过,众人一会看看燕王,一会看看太子,表情就有些微妙了。

  莫少珩也在看着赵棣,这样也锤不死赵岚啊,最多让对方恶心得要死。

  这时,小碎步又从殿外传了进来。禀圣人,风向官余知晓,有要事面见圣人。

  整个金殿鸦雀无声。

  似嗅到了一股不与寻常来的气息。

  第35章 他搭起了帐篷

  不过前后一盏茶的功夫,竟然有两个风向官入了金殿打断朝议。

  莫少珩都不由得看向了赵棣,不过赵棣一点反应都没有,看上去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样子。

  风向官余知晓从殿外走了进来。

  禀圣人,凉京城外,难民不满修建运河招工之事在城门之下喧哗,数量已过三百之数。

  嘶!

  三百,已经达到了民乱的标准了。

  明明刚才的消息还是仅有百余。

  民乱可不是一个好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是对圣人的问责。

  招工的条件的确苛刻了一些,工钱少得可怜,但无论是以工代赈,还是以工代税,都是现在最好的解决方式。

  难民不仅不用饿肚子,还能赚一些好处。

  这种特殊的时期,处理得当,难民应该心存感激才对,这是圣人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