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6)(2 / 2)


  他的剑在哪里,他要砍人。

  莫少珩见形势不妙,掉头就跑。

  这真的是养猪最重要的秘诀啊。

  不去势的猪,长个七八十斤也就了不起了,而且肉腥膻无比。

  去了势的猪就不一样了,一天就知道吃,吃了睡睡了吃,肉中的腥味也能最大强度的控制。

  这个伟大的发现,才让猪肉一度成为最日常的消耗品,不然那么腥又没有经济价值的猪肉,谁来投资啊。

  众人虽然脸黑,但该商讨的还是得商讨。

  莫少珩都不敢大声,因为众人好像对他的意见有点大。

  南一和十五个学生,还一个劲的想去看热闹。

  莫少珩拿出一张列好的章程说道,我大概算了一下投资需要的资金。

  各位来看一看,资金具体的使用也列在了后面。

  我会根据各位所出资金所占的比例,最终来决定以后的分红占比。

  这一谈就谈了大概一天,各府的情况也的确不同,投资的意愿的强烈也不同。

  最终敲定的结果。

  莫少珩,因为说服了圣人,免费得到了大草原的使用权,又免费能招收到大量牧童。

  加上后续的管理和技术支持,最终占整体股份的两成。

  然后就是燕王赵棣和赵焰秋,各占两成。

  赵焰秋的母妃家有商家背景,家里肥得流油,莫少珩是知道的。

  没想到燕王赵棣居然也这么有钱,以前倒是小看他了。

  剩下的四成,就由剩下的各家平分。

  如此,利益分配大致完结。

  莫少珩说道,虽然说是由我镇北王府负责经营,但为了避免一些帐目不清等问题,各府也还是需要派些人的。

  当然,不是参与经营,而是在财务上让各府都能放心。

  算是一种监督机制?

  众人点点头。

  等确认后,又去了一堂宗府,让各府的主事人来画了个押,在宗府的见证下,契约正式生效。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去各地购买猪牛羊的幼崽等等。

  这一忙起来,还真就停不下来了。

  等收到各府邸承诺的资金后。

  莫少珩也开始安排人接收牧童了。

  凉京城外,排起了长队。

  镇北王府的人正在登记前来送孩子的难民。

  一时间围观的人还不少。

  嘶,莫少珩竟然真的帮难民养孩子。

  本以为过去了几天都没有消息,还以为不了了知。

  实在太过震撼了,莫少珩到底拿什么养啊?

  这得多少孩子啊。

  想不通,但事情就发生在眼前。

  整个洵州六地,那得多少孩子,这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哪怕将镇北王府都给卖了,也是养不起的。

  其实他们想多了,莫少珩当初说的是,若是难民养不起孩子,他可以帮着养。

  这样就刷掉了一大部分。

  加上父母亲情难离,若不是真到了逼不得已的情况,又有什么父母愿意将自己的亲生骨肉交给别人来养。

  虽然也有些狠心的父母,但毕竟是少数,可以忽略不计,成不了主流,也永远不能成为主流。

  加上,这些难民现在还有另外一个选择,他们可以选择去修运河,这样就能得到粮食。

  如果家里孩子太多,连修运河都养不活了,那么也就只有将孩子送来这里了。

  哪怕有了上面的因素,来送孩子的还是排起了好长的队伍。

  他们是真的走投无路了。

  场面凄惨到了极点,哭声,哽咽声汇聚成了一团。

  这是在不得已地斩断他们这个世间的血缘。

  莫少珩也在看着。

  送来的小孩,有男孩,也有女童,脸上都是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成熟和茫然。

  或面黄肌瘦,或一身肮脏凌乱。

  走投无路的难民的样子,可以想象是什么样的。

  眼前悲惨的画面,是无法想象的,如果说这世上什么最触动人心,现在的一幕,没有之一。

  南一看着莫少珩眼眶下的湿润,少师,你哭了么?你是为他们而哭?

  莫少珩摇了摇头。

  是,也不是。

  他的泪是为这个时代而落。

  在以前在电视上也不是没有看到过如同难民一样的儿童,只是从来没有想过会如此的触目惊心。

  而在这个时代,一但有任何的天灾和人祸,这样的一幕就会重复的出现。

  错的,是这个时代。

  莫少珩看着生离死别的难民,张了张嘴。

  最后还是道,各位,也不用如此,我承诺你们,你们以后依然可以来看你们的孩子,若是以后不愿意了,随时都可以将你们的孩子带走。

  。

  身后的老兵喊道,世子!

  哪有哪有将孩子送给他们养了,以后还要回去的道理。

  哪怕在民间,将子女送出去给别人了,也是斩断了他们之间的血缘了。

  正在哭哭啼啼分别的难民也是一愣。

  以后还能见他们的子女,想带走随时都能带走?

  周围围观的人也张了张嘴,鸦雀无声。

  莫少珩此举,看上去愚蠢到了极点,一点好处不要,平白给人养孩子,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开口说点什么。

  因为他们扪心自问,应该是做不到的。

  安静,安静。

  这时,凉京城外的官道上,一大批的马车自远方而来。

  有人喊了一声,东唐的粮食来了。

  嘶!

  是粮食,是送粮食来的车队。

  那车上一袋又一袋的粮食,让难民看到了希望。

  这一次的灾难虽然煎熬,但他们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众人又看向莫少珩。

  在登记的镇北王府的人,每登记几个,就发给孩子一顶名叫帐篷的东西。

  然后有专门的人在旁边教这些孩子如何搭帐篷。

  那高耸的帐篷搭起来后,能看到人在里面进进出出,就像一个特别的房子。

  听那些人说,的确是房子,是莫少珩承诺的,要给难民的房子,由朝廷牵头,正在各地收购麻布制作这名叫帐篷的房子。

  第一批,就给了这些难民中的孩子。

  听说,只要去应招修运河,朝廷也会发放这样的房子给工人。

  难民,无衣无食,居无定所。

  但莫少珩从东唐借来了粮食,又给难民带了遮风避雨的房子,还帮着养孩子。

  难民张了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