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96)(1 / 2)





  北凉,将变得和这个时代都不一样,独立于世,也将真正迎来它高速发展的时候。

  最终,金殿上的众人,也只能赶紧让圣人加印试卷,三月十五的全国县试不远了。

  莫少珩也松了一口气。

  一但科举开始推行,绝对停不下来,寒门不会让它停,贵族中大部分人也不会,毕竟贵族推举制度,惠及的其实也仅仅是贵族中一小部分。

  与其毫无机会,还不如拉着所有人共沉沦,站在同一起跑线。

  有这个想法的,绝对会比想象中的多得多。

  圣人又让人调了大批的宣纸日夜不停地进行印试卷,莫少珩倒是赚了一笔。

  等待三月十五县试期间,凉京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座专门供考生考试的贡院加班加点的落成了。

  其他的地方倒是不急,找个不受打扰的公开场合就能进行县试。

  但凉京作为地方看齐的标准,它得起一个带头作用,然后让各地效仿施政。

  县试,其实各地都不用修考场,用各县的私塾就可以了。

  但后面的郡试,洲试等,为了以示公正,肯定得在指定之地考试才行。

  为了公正,同时也能加大作弊的难度。

  时间飞逝,草长莺飞。

  三月正春时,算得上是北凉天气最好的时间了,不冷不热。

  这一日,凉京和往日有所不同。

  在刚修好的贡院前,聚集了一群又一群的读书人。

  三月十五到了,今日正好是县试当日。

  除了读书人,还有自发前来送人的父母。

  虽然是第一次,但这些父母倒是和历史上的父母一样,非得守在贡院外不可。

  除了这些人,莫少珩,以及好些朝廷官员都在观看。

  境况之盛,超出想象。

  热闹程度竟然比我凉京一年一度的庙会也不逞多让。

  莫少珩和几个出题官,在贡院外的酒楼包了个厢房,看着外面,讨论着。

  他们出题官为了避嫌,是不能做监考的。

  此时,贡院前,一群小货郎正在人群中来回穿梭,包子,红豆糕!

  厢房中,众人看向莫少珩:

  莫少珩尴尬的一笑,也也不能让外面等着的父母饿着不是。

  有人调笑道,你倒是会见缝插针。

  不得不说,这些小货郎,今天的生意贼好。

  贡院已经在开始放考生入场了。

  按照莫少珩他们拟定的规章制度,正在一个个核对身份,一个个搜身。

  因为制度完善,倒也秩序井然。

  厢房内,几人看得频频点头。

  到目前看来,这个科举制度,推行得还算顺利。

  这么大规模的全国性变法,能进行得如此顺利,是十分难以想象的。

  若科举影响深远,此次变法之人怕是要名留青史。

  莫少珩想了想,我去贡院门口看看,莫要出了什么大批漏。

  等莫少珩到了门口,多少引起了一些轰动。

  负责入场的官员就有些幽怨了,他们今天这差事可不轻松,唯一庆幸的是,秩序井然,没出什么乱子,结果,莫少珩来了,一下就乱了。

  莫少珩:

  赶紧说了两句,什么独木行舟,千帆竞流的激励的话,灰溜溜的走了。

  他倒是忘记了,他现在在寒门中的声望,已经与以前大不相同了,的确不好在这个时候在贡院前逛一圈。

  厢房内,几人看着灰溜溜回来的莫少珩,笑而不语。

  莫少珩总算知道,为何古人喜欢以袖遮脸了。

  不过他脸皮厚,我刚才去看了一眼,一切顺利。

  几人:

  贡院的大门在嘈杂的声音中关闭。

  莫少珩都不由得感叹了一句,决定他们命运的时刻到了。

  似乎,让这次考试都神圣庄严了一些。

  几人看向高墙环绕的贡院:

  想了想,好像对某些人来说,特别是寒门子弟,的确如此。

  出此院时,有多少人能今非昔比,从此君郎非寒门。

  县试的时间是整整一天。贡院虽然大门紧闭,但外面等待的人依旧人群如潮。

  莫少珩说道,走吧,也该我们准备的时候。

  县试只有一天,县试的结果会在三天后张榜公布。

  也就是说,三天内,得将所有人考生的试卷评完。

  莫少珩他们作为出题官,得去指导评卷。

  边走还在边道,也不知道各地的情况如何。

  也是,此时此刻,可并非凉京一处在考试。

  想想,还挺宏大。

  路上,还能听到人议论,这个县试,到底考什么啊?

  寒门和贵族竟然争相参加,也是绝了。

  可不是,看看那仗势,我都以为我北凉读书人都在此处了。

  是啊,平时读书人颇为受人尊敬,但也看不到多少,但今日那密密麻麻的场景,愣是让我怀疑,以前的说法对与不对。

  读书人是少数人,但聚在一起,数量未必就少了。

  倒有些盛世之景的感觉了。

  盛世养人,读书人自然就多,比如东唐,听说大部分人都是读书的,这在北凉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整个凉京都在议论纷纷。

  其实,这才是开始而已,毕竟,还有很多人不了解科举的意义。

  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龙门,天下人的龙门,百姓为鱼,越过此门,就不在与世人同。

  等他们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那才是天下盛景之时,凡北凉之人,无不侧目关注。

  一国之人,同时关注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是非常之恐怖的。

  莫少珩他们作为评卷人,按照制度这三天都是不能私自离开和外面接触的。

  一整天,对于凉京的人来说,或许也就一眨眼的功夫。

  但等贡院的大门打开的时候,陆陆续续出来的学生,恍若隔世。

  表情古怪到了极点。

  他们来参加县试,自然是对科举制度专门了解了一番。

  县试后面还有郡试,洲试,京试,一关比一关难。

  但仅仅一个县试,他们都已经有些怀疑人生了。

  那些题目当真有人会吗?

  眼睛审视地看向周围。

  被看到的人赶紧身体一正,神秘莫测了起来。

  要是别人都会,而他不会,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

  说实话,他们以前也就在小圈子里面比一比,也都是一些熟人中分过高低。

  但现在,依次要在县,郡,洲,京,和全国的学子比起来了,那种压力是从来没有过的。

  但也有些兴奋,要是能脱颖而出,名传天下的可能都有。

  若能一步一步的力压全国,称一声北凉名士不为过吧。

  一切结果,皆在三天后的张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