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05)(2 / 2)

  哪怕在莫少珩看来,这都是一本神书,能将一千个不同的字按韵脚组合在一起,还能每一句都是一个故事,没有天纵之才,根本编写不出来这样的书。

  只可惜,这等奇书,在现代却被埋没了,悲哉。

  另外一本,就是《论语》。

  读书,哪里能不读圣人言的。

  以此两本,让适龄孩子习字启蒙,自然是足够的。

  至于算术,需要在下学期购买课本。

  不然堆在一起同时购买,对百姓还是有压力的。

  城中,热火朝天的报名,与此同时,赵景澄等学生拿着本子和笔,去了东市和西市。

  他们是帮莫少珩做市场调查,主要是询问东唐和外域的商人。

  东唐的纸张,书籍价格几何?

  你们有意向购买我北凉的纸张书籍还有铅笔吗?

  类似这样的问题。

  毕竟先前东唐和外域商人虽然抢购纸张等,但需求如何,莫少珩并不能肯定。

  他得确定,除了内需,外需有多少。

  一开始,被问的商人还有点担心。

  他们知道这群在凉京十分奇特的贵族少年,被称为记者。

  被询问的话,很可能是要上那个什么报纸的。

  上报好吗?

  有些人巴不得上报,但

  也因为这些小记者的揭露,让不少人吃了牢饭,所以这群小记者是又让人喜欢又让人胆颤心惊。

  结果,不是作为记者来挖新闻的,而是来做什么市场调查。

  好像问的问题,也的确正常。

  莫少珩回来的时候,就得到了这群学生递交回来的市场调查卷。

  这个市场调查卷太有意思了,有些事情竟然和我们想象的不同。

  莫少珩也是一笑,很多事情,其实都是靠个人臆想,也就是,我觉得,我以为

  认为自个的想法即所有人的想法。

  但事实,可能会出人意料。

  而市场调查卷,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弄清楚真实的情况和臆想的差距。

  莫少珩说道,你们以后也可以善用这个方法。

  一群学生赶紧在本子上将这个方法记上了。

  也导致了以后,凉京城中,经常有人上百姓家敲门,来搞什么民意调查,针对的都是时事要事,让人新奇得不得了,也用这调查卷封住了不知道多少自以为是之人的嘴。

  莫少珩看着调查卷。

  果然,东唐的纸张书籍,也是昂贵的,东唐的人或许买得起,但也是相当大的一笔支出。

  若是商人从北凉进货,其中差价也能让他们赚不少。

  甚至连路途遥远的外域商人都有意大量购买纸张,可见其中的利润。

  别看小小的几张纸,却让莫少珩将行情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一群学生一开始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调查这些问题,现在一看,他们也看到了这个市场调查卷的厉害之处。

  莫少珩想了想,又去逛了逛城中各个报名点。

  又用一些时间去了解了一下其他诸国的纸张的价格。

  然后,接下来的大朝会,莫少珩再次站了出来。

  群臣:

  他们也摸清楚莫少珩的性子了,上朝的时候,你要是不提莫少珩的名字,他能直接站到下朝。

  但,莫少珩要是主动站出来,必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莫少珩拱手,禀圣人,臣近日在城中游走时,发现凉京适龄孩子报名的虽多,但依旧有一部分百姓并未替自己的适龄孩子报名。

  这事情,的确是莫少珩在闲逛的时候发现的。

  本来,各家都有各家的事情,义务教育的推行,完成率也不可能直接就达到100%,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困难。

  莫少珩本也是不想管的。

  买纸笔课本,虽然便宜了,但对普通百姓而已,也不能说是一笔微不足道的开销。

  有的父母就是不愿意为孩子付这一个钱,他们觉得将自己孩子留在家里干活多划算啊,什么冤枉钱都不用花,活也帮着干了。

  对于这样生而不愿意教养,不愿意为孩子付出哪怕一点基础教育费用的父母,以莫少珩的性子,恐怕会劝他们,养不起就别生,孩子生下来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私欲的。

  对于父母将自己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这种做法,莫少珩是有些不耻的。

  但毕竟是别人家的事,他手也不可能伸那么长。

  但,近日在街上,他看到了很多已经报了名的孩子,快快乐乐的背上了父母给他们买的小书包。

  以及一群用羡慕地眼神,看着这一幕的其他孩子。

  他们甚至都不敢看太久,因为他们还得回家帮父母做事情。

  那羡慕的眼神,莫少珩见着的时候,实在难以从脑子中抹去,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莫少珩说道,百姓似乎并没有完全看懂义务教育法的条例。

  即便是父母,也不能剥夺孩子上学受教育的权力。

  这是我朝赋予北凉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力,不应也不该被任何人侵害。

  所以,臣恳请陛下,派凉京衙门的小吏,挨家挨户去还没有报名的百姓家,提醒和督促这些为人父母者,让他们送孩子上学,履行作为父母的职责。

  若依旧还有不尊法者。

  莫少珩抬头,法不严则无以服众,臣请圣人治他们生而不教之罪。

  枉为人父母

  金殿之上,落针可闻。

  当初立下义务教育法,众人是充满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觉得北凉的孩子全都上学多美好啊。

  所以才同意了莫少珩那句,义务教育是每个北凉人的权力,任何人包括父母都不能剥夺属于北凉人的基本权。

  但他们心里也清楚,不可能完全达到的。

  但现在

  莫少珩要用此法治人的罪。

  人家自家的孩子,不让上学,还有罪了?这时脑子清醒了一点,倒是觉得那条浪漫主义的法条,似乎的确有一些问题了。

  但它现在的确是北凉律啊,除非废除,不然没人反驳得了莫少珩,反驳莫少珩,就是在反驳北凉律。

  义务教育法都还没有开始实施,就废法条?他们自己打自己的脸?让天下人都看看他们脸能肿成什么样。

  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

  咳。有人站了出来,世子,话虽如此,但百姓也有百姓的苦衷,也许别人真就没钱买学习用具呢?也不能也不能

  莫少珩头都不抬,管我何事,律法如此。

  气得一群人,脑门青筋都冒了出来。

  哪有哪有如此罔顾事实的。

  当初立法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莫少珩道,养不起就少生点,生了就要负责,孩子无辜。

  气得一群人嘴角直抽。

  这个莫少珩,无理取闹起来,好想让人打他一顿。

  亏得现在是在金殿上,不然真有人得动手。

  莫少珩也是一叹,百姓舍不得给孩子花教育的钱,这是其中一部分父母,但也的确有些家庭,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事实。

  莫少珩说道,臣有一法,可解此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