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12)(1 / 2)





  但

  食用油,自然是得吃进嘴里才知道好不好。

  而且从豆子里面榨出来的油?

  殿上百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价格,再怎么也不可能贵过动物油,百姓饲养的牲畜太少了,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次肉,导致油价高昂。

  不多时,御膳房的人就将菜送来了,切好的。

  莫少珩直接炒了起来。

  赵景澄:

  范慎:

  他们老师也太牛逼了,在金殿上炒菜。

  传出去也没有人会信。

  众人也看得啧啧称奇,这就是最近新冒出来的炒菜法吧?

  看上去是比传统的蒸煮水煮要香。

  炒菜的味道,的确开始在凉京流行了,不过,暂时还只能在莫少珩的乌衣巷和加盟的街道上吃到。

  不过名声已经起来了。

  原来炒菜是这样的。

  莫少珩其实也就炒个素菜,放了一些调料在油里面爆炒一下,很快就好了。

  连圣人那都送去了一份,由药道高手检查了一番。

  莫少珩也让人给其他大臣准备了一点。

  看上去油滋滋的,闻起来也香。

  在往嘴巴一放。

  香油将香料的香味完全激发了出来,在炒进菜里,吃起来味道特别丰富。

  十分的不错。

  这油是上好的油。

  一点也不比他们以前使用的动物油差。

  莫少珩说道,黄豆的产量十分的不错,只需要大规模种植,百姓就能吃到便宜的油。

  而且,大豆油价格低廉,诸国商人相信也是不会错过的。

  众人也是惊讶无比。

  一种价格低廉的油的出现,对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清楚得很。

  可以说,比糖还要有价值,毕竟糖不是民生必需品,但油是。

  一种利于民生的作物,他们甚至觉得,莫少珩当初用黄金换黄豆,一点都不亏。

  瞬间。

  议论纷纷。

  可叹我北凉耕地不丰,不然大规模种植黄豆的话,百姓很快就能吃上又便宜价格又合适的油了。

  是啊,我北凉还得保粮产。

  但,仅是在凉京周围种植的话,并不会影响粮食的产量。

  再说,有了莫少珩先前的种植定向培育的结果,明年用优良品种播种的话,本来粮产就有所提高。

  无论是甜菜还是黄豆,价值的确可观。

  莫少珩用一种标新立异的方式,说服了圣人和诸位大臣。

  但周围的农户愿不愿意帮着种,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种粟米稳定,甜菜和黄豆他们没有种过,哪怕莫少珩承诺,会用比粟更高的价格收购,也未必有人会愿意。

  未知的风险啊。

  不过,这个问题根本不用莫少珩担心。

  因为赵景澄等一群学生跑来了,老师老师,我们帮你种啊,我们府里也有不少耕地。

  别人没有种过甜菜和黄豆,但莫少珩种的时候是带着这些学生的。

  与其继续种粟米,还不如种甜菜和黄豆。

  一来,能比种粟收成高出五成呢,跟捡便宜一样。

  二来,也能帮他们老师的忙不是。

  便宜给了别人,还不如便宜给他们啊。

  这钱让他们府邸赚。

  莫少珩一愣。

  十多个学生,他们府里的的耕地加起来的话,可不少。

  如此的话,再能发动一些农户帮着种一些,满足凉京和周围的市场都足够了。

  问题就是,收购别人种出来的农作物,得花一大笔钱,而且还是天文数字。

  他还欠着朝廷的钱呢。

  不过,莫少珩既然提出这个扩产的方法,自然也是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莫少珩让这些学生回去,将他们家的话事人请来。

  这样的事情,也并非这些学生说了就能算的。

  一天后,大家又齐聚一堂。

  各府的话事人,也大概明白莫少珩的目的。

  别人不相信世子,我们却是相信的,种植甜菜和黄豆的事情,可以交给我们。

  能不相信吗?

  现在他们看着牧场的收益,笑得嘴巴都合不拢,关键是,好像他们什么都不用做,每一个月看上去都有不少收益。

  牧场的分红是一年一次,但每月是有账本送到各府上的,大致情况,他们心里自然也是有数。

  再说,种甜菜和黄豆,因为他们家后辈的原因,他们多少也比别人了解得多一些。

  说起来,还是赚钱的买卖,还是他们占了便宜。

  莫少珩笑着点点头,如此,协议还是要签的。

  也就是莫少珩会承诺,会以什么价格收购全部的甜菜和黄豆。

  各府话事人:

  这样的人他们喜欢,也避免了以后出了问题扯皮。

  等签完了契约,莫少珩这才道,诸位,觉得凉京试行的义务教育效果如何?

  众人:

  凉京的变化谁不知道啊,配合凉京城的文明建设,现在天天都在被人津津乐道。

  朝廷上的官员也乐开了花,这可是在他们在职期间,凉京发生的变化。

  文教之兴,指日可待,未来可期。

  他们甚至有一种错觉,北凉的盛世要来了。

  莫少珩说道,以凉京城现在的情况来看,朝廷在各地推广义务教育的可能性极大。

  但前提条件是,各地的百姓,能够为他们的孩子购买得起纸笔课本,不能完全依赖助学贷款。

  不然朝廷的压力会剧增。

  而纸笔课本,只有莫少珩弄出来的那些,价格才足够低。

  但就他们所知,莫少珩应该没有足够的钱财去各地办他的那些工厂了,他才欠了朝廷好大一笔债务。

  莫少珩说道,诸位觉得我的造纸厂,制笔厂,印刷厂的利润如何?

  众人心中不免一动。

  利润自然是可观的。

  因为义务教育的推行,需要买纸笔书籍的人太多了。

  市场虽然在这里了,但那些工艺却在莫少珩手上,也就是说,别人再眼馋,也只能看着。

  莫少珩说道,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兴趣,在各地办些造纸制笔印刷的工厂。

  一是为我北凉的文教做一些贡献,二是,招收当地的工人,也能带动当地的发展,三嘛,自然也是能赚一点。

  众人不由得看向莫少珩。

  想了想,加盟?

  莫少珩笑着点点头。

  有了先前牧场的加盟,和三街之战的加盟,这些人倒是想到了莫少珩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