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38)(1 / 2)





  若是有了方便的道路,车马运行无阻,来我北凉的商队就会更多。

  这是一个良性发展,也是一个商业重国的基础。

  圣人犹豫了一下。

  莫少珩所言,他自然明白,商队运输,多是靠马车,对道路的依赖十分严重,若是道路好了,商队一次都能多带几辆马车行走,又能节约时间的话,效益自然高。

  可修路,特别是能供马车行走的道路,是需要一部分石子的。

  泥路很容易就坍塌了,或许为了一次行军,泥路自然也是可以的,但太不值得了,除非是修了之后能长久使用的商路。

  但,石子,一般来源于两处,一是河道附近运输而来。

  但北凉这样的石子太少了,运输也困难。

  二是,就近打石头。

  但困难是,打石头太费人力了。

  北凉正在修运河,哪里来这么多的人力和金钱。

  莫少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修路,除了石子,花费的金钱可不在少数。

  其实有了金钱,人力反而不是问题了,只要工资高,只要不是强行抓壮丁,是不愁找不到工人的。

  总的来说,也就两个难题,一,修路的材料,二,招工的钱。

  其实莫少珩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只有一年时间,就实在有些紧迫了。

  莫少珩说道,请圣人允许,将工部交由我一段时间,或许现在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圣人直接都愣住了。

  就算莫少珩是少师,但直接就借去一个工部?

  这怕是要闹得满堂皆惊。

  朝堂向来都是各司其职。

  但此事非同小可,关乎洵州六地的归属。

  思量了半响,最后答了一个字,允。

  莫少珩现在是少师了,按理,连小朝会他都必须参加。

  就跟上班一样,每天都必须打卡。

  只不过朝廷的官员吧,当官是主职,而莫少珩似乎将当官当成了副业,做生意才是主业。

  第二日,朝廷上,果然因为莫少珩暂领工部的事情,闹翻了天。

  不过,皇帝的专制这时候就显出了那么一点点优势了。

  圣人决定的事情,百官都反驳不了,这一向是圣人的作风。

  百官面面相觑,关键是,莫少珩他要一个工部是为了什么?

  疑惑,更加的疑惑,因为莫少珩连朝都不上了,每一天都往工部跑。

  一开始也只是整天的在工部呆着。

  没过多久,竟然带着工部的人往城外跑,从早上出门,晚上才归。

  莫少珩那群学生,也一天拿着个本子,跟在屁股后面,嘴里念叨着什么,物理,化学,石灰石,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一开始,莫少珩还仅仅是带着人在凉京城外到处转悠,但慢慢地越走越远。

  好几天才回一次凉京。

  都不用去打听,每一次回凉京,都是声势浩大,在城门口就能听到莫少珩那群学生冲得飞快,嘴巴里面还不停的叫唤着,我的火锅,我的串串,我的冰淇淋,我终于回来了。

  这以后离开了凉京可怎么办。

  这句话说出了凉京百姓,甚至来过凉京的商人的内心,一但适应了凉京的生活,再到其他地方,简直无法忍受。

  凉京的生活方式,实在太舒适了。

  一个个看着,跟从深山老林回来一样。

  连小货郎看着都直接抓脑袋,这是怎么了啊?好像好像好几天没吃饭。

  别说,莫少珩还真带着人去深山老林去了。

  特别是一些矿厂,最近挨个挨个的去了个遍。

  那日子,能有口饭吃就了不得了,所以别提什么吃好。

  这才有了一群学生一回到凉京就嗷嗷叫。

  矿厂,都是朝廷的生意,所以莫少珩去深山矿厂也没有多少阻碍。

  但这还没完,一回来,畅快地玩了一天之后,又开始往城外跑。

  每次回来的时间间隔都在延长。

  以前,莫少珩带学生出去上什么户外实践课,凉京的百姓也是知道的,但从来没见过这么奔波的。

  这份奔波直到,莫少珩带着一车灰白色的石头回来,才算结束。

  赵景澄他们本子上都密密麻麻写了好多东西。

  谁也看不懂,若是以前,写的至少还是字,现在变成了一些古怪的符号,比道士画的符还要深奥。

  路途上,莫少珩带着他们实践,空闲的时间正好教学,这倒是将断断续续的不少课程补上了。

  因为只教数理化,没有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课程干扰,进度还算不错。

  拉着一车石头回了凉京后,莫少珩和这群学生就差住在工部了。

  这次倒是没用多少时间,一群学生重新出现在了凉京街道上。

  他们都穿上了定制的小铠甲,带着队伍巡逻。

  他们的官职现在是凉京队吾,职责是守卫凉京的秩序才对。

  人不大,却带着队伍,小模小样的,别提多引人注意,有时候和豆子带着的广告队擦肩而过,大眼瞪小眼,有趣得很。

  有熟悉地人会问,他们最近在干什么,搞得神神秘秘的。

  他们也仅答,在做大事。

  表情多少有些激动。

  因为,他们老师说,让他们畅快的玩几天,然后就要再次带他们上金殿了。

  而莫少珩,带着人,将凉京城外的道路封了一半,出行难免麻烦了一些,但至少还留了一半的道路,加上有工部的封文,一开始也没人敢说什么。

  但时间一久,自然会闹出一些问题来。

  比如凉京风向官,已经好几本折子参莫少珩扰民了。

  被参的人,当然不只莫少珩,还有工部的人。

  工部现在变成了莫少珩执掌,原工部尚书多少应该心有怨言的。

  但不,工部尚书现在高兴得很,天天也往城外的道路跑。

  至于风向官的折子,无论是莫少珩还是工部的人,都没有人搭理。

  这太离谱了。

  朝廷的风向官,是十分特殊的一种存在,他们官职未必高,但他们是市井和朝廷之间的喉舌。

  风向官的折子,是民意的一种体现,一向都是牵一发动全身。

  莫少珩和工部,这是在无视民意?

  甚至暗潮都开始涌动了,不要以为,莫少珩现在就没有政敌了,哪怕仅仅因为他和赵棣成了亲,对付赵棣的人也会对付他的,甚至拿他为突破口,去对付赵棣。

  不过,也没等暗潮酝酿好,莫少珩直接带着一群学生站在了金殿上。

  这一次,不仅一群学生兴奋得脸都忍不住笑成了菊花,连工部的人脸上也实在没忍住,露出了激动的表情。

  满朝文武:

  这是怎么了?

  怎么看都有些不合常理?

  这些天,参他们的折子听说都堆得老高了,若不是圣人压了下来,恐怕早问罪了。

  莫少珩直接出列,启禀圣人,莫少珩暂领工部事毕,前来归还工部。

  一片鸦雀无声。

  折腾了这么久,他们还没有看出个所以然,直接就完事了?

  还有,莫少珩可是带着他的那群学生上金殿的,按照惯例,怕是没这么简单。

  果然,莫少珩说完继续道,圣人,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