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42)(1 / 2)





  或许不像青石板一块一块铺上的那种庄严神圣,但路的本质是什么,是用来行走运输。

  从这方面来说,的确已经天下无敌。

  莫少珩他们来的时候,水泥路上已经有不少凉京百姓了。

  凉京的小孩,也已经在水泥路上跑得嘻嘻哈哈的。

  这就是他们凉京的道路。

  也太好,太漂亮了。

  特别是老人,他们走过太多泥泞的道路,这样连接两城的如此好的路还真是第一次见。

  他凉京,将要被举世瞩目。

  现在水泥路上的人实在太多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来看热闹看稀奇的络绎不绝。

  等习惯了,情况就会好很多。

  莫少珩的队伍驾着马车向临城而去。

  马车上,一群学生也在惊讶,竟然一点颠簸的感觉都没有,这路也太平了。

  以前,出了凉京城,甚至出了城内的主道拐进小巷,坐马车的时候,屁股都能抖得跟坐在石烁上一样。

  但现在,完全不一样。

  马车的速度还不慢,从两边后移的景色就可以看出。

  我怎么感觉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到临城?

  以前走走停停,怎么也得半日吧。

  这简直就是将两座城连接成了一座城。

  要是花费的时间变得少了,说不得临城的百姓,白天都能跑到凉京来玩了。

  莫少珩一笑,道路的最大用途,可不就是如此。

  连接互通,让百姓的出行变得更加的方便。

  莫少珩,赵棣,南一坐的一辆马车,掀开窗子,边和旁边马车上的学生聊天,边讨论着这水泥路的厉害之处。

  不知不觉,视线中就出现了一座城池。

  天,临城离我们凉京原来这么近?

  这才花了多长时间,就到了。

  差不多节约了二分之一的时间,这还是他们没有拼命赶路的情况。

  赵棣也是眼睛一亮,他也想过,肯定能节省不少时间,只是没有想到居然能节省这么多。

  平坦的道路,畅通无阻,太神奇了。

  到了临城,就感觉出来和凉京的差距了。

  无论从精神面貌,还是市容市景。

  这也是因为凉京发展实在太快了,周围城池很难赶上。

  若是一般的发展速度,周围城池也会逐步同化。

  不过,一点也没有打消众人的热情。

  临城的百姓也是欢天喜地,外面的水泥路实在太好了。

  不过在看到凉京的队伍,竟然跑到他们临城来游玩,也是一愣一愣。

  以前,城与城之间的跨越,可不容易。

  但以后,怕是要经常如此了。

  莫少珩逛了一会,和赵棣找了一个茶楼休息。

  赵景澄等倒是精神劲儿十足,完全没逛够,约着南一继续逛。

  莫少珩倒是不怎么担心,这些府邸的小公子出行,身边随时都跟着不少人。

  赵景澄他们一边逛还在一边道,都没有我们凉京干净。

  也没有我们凉京那么多吃的。

  更别说繁荣程度了。

  明明就是相邻的城池,却不能同日而语。

  不过他们老师说了,因为不能互通,所以各城的同化程度就会变慢,也就说各城都会保留一些自己的特色。

  他们主要就是找一找有别于凉京的临城的特色,这也是游玩的乐趣。

  结果,特色还没有找到,赵景澄他们就遇到事情了。

  原来是临城一家百姓,不愿意送自家孩子去上义务教育,都闹到县衙了。

  我这是个女儿啊,我就是不愿意让她读书怎么了?

  女子读书有什么用,你们说说?

  还不如让她在嫁人前,多给家里干一点活。

  赔钱货一个。

  如今义务教育,都免去了学费了,课本费甚至都能通过助学贷款。

  按理,凡北凉子民,差不多都有能力让自家孩子识数读点书了。

  但有些家长,若自家是个儿子也就罢了,若是个女儿,就有些情况了。

  他们就觉得女子不应该读书。

  周围的百姓也在议论纷纷,有不少还在附和。

  可不是,我们北凉的这个义务教育本也是好的。

  可偏偏,那公文上写着,凡我北凉的孩子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它没有写清楚是男孩还是女孩啊。

  所以这个歧义的地方经常发生问题。

  每个城池的解读也不一样,弄得不少闹上了公堂。

  就比如今天这一起。

  女儿读什么书,我看那公文上写的凡我北凉孩子,指的就是男孩。

  那家长更得意了,道理本来就是如此,这死丫头见别人家的孩子在读书,竟然也生了心思,你怎么敢

  不知好歹。

  县令也皱着眉,这公文的确和平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相违背的。

  但公文上的凡北凉孩子,又让人无法解读清楚。

  赵景澄等看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经常跟在莫少珩身边,自然明白这公文的意思。

  既然说的是北凉的孩子,那就是不分男孩女孩。

  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看看他们凉京的女子百人团,个个都是才女,现在凉京的贵族女子,都以此为荣呢。

  那家长继续道,我这女儿现在不读书,以后也不会读书,今天我就在这里说清楚了。

  还是赵景澄站了出来。

  他是金殿风向官,也算职责所在。

  你这家长好生无礼。

  我朝廷好不容易克服万难,才让我北凉孩子有书可读,这在繁盛的其他诸国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你不思感激朝廷也就罢了,竟然还和朝廷对着干。

  突然的声音,一时间鸦雀无声。

  那家长也是一愣,嘀咕了一句。,我的女儿我说了算,平地管别人家闲事。

  他也不敢大声,因为见赵景澄等穿着,怕不是一般百姓人家。

  赵景澄也懒得理会他,而是掏出一个牌子,对向县令,我是金殿风向官。

  县令大人,为何有人公然违反我朝律令,你还不依法办事?

  县令一时之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这么年轻的金殿风向官?

  赵景澄嘀咕了一句,果然没有经过科举的官员,连北凉律都没能熟背就来当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