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章:晨训(2 / 2)


  “李教授,我怎么有点听不明白呢,练习易筋经,跟中医有什么关系。”

  “肯定有关系的呀。”曹诗文说道:“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既然少林寺公布了易筋经,学校就把他放在教材上,这一定是有道理的。”

  “这位同学说的没错,我曾经跟叶飞讲过,我国古人都比较注重养生,传说就算匹夫也都练一些功夫,身为大夫,更要练一些内家功夫,这就是医道常说的,医武不分家的道理,可是近代史,国术沦为表演,医术受人排挤,因为什么?”

  “时代进步,有些老的东西肯定会被淘汰呀。”

  所有人侧头看向这位说话的同学,李卫国点点头说道:“他说的也不无道理,我们以前能做到的,现在正在慢慢的消失,我们华夏文明有五千年的文化,却偏偏要学习西方的那一套,搞得自己很累不说,还学不明白,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我们也只能跟外国学习我们自己遗忘的文化了。”

  “就比如足球。”一个男同学接话说:“中国古代就发明了蹴鞠,时代变迁演变成了足球,结果我们踢得根本就不如外国。”

  “你少说题外话,教授讲课呢。”刘贝贝打岔。

  李卫国这才说道:“其实这位男同学说的没错,我国五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文化多了,难道我们要亲眼看着中医,也像足球一样吗?”

  “同学们,三国青年医学研讨会,中日韩三国中医学术交流会,每年都举办一次,可我们每年都垫底,中医是我们老祖宗的国粹,可现在我们的技术还不如日本,韩国,为什么,你们谁能解释这个问题?”

  大家面面相视,都有些惭愧的低下头,李卫国背着手看着正在练武的叶飞,喃喃自语道:“你们现在投身中医事业,要么看着它逐渐衰亡,要么扛起复兴的大旗,我们这些老家伙倔强,是不肯低这个头扶着软,如果我们不继续坚持下去,等你们成长起来,谁能担待复兴中医的责任啊?”

  李卫国如此这般一说,几个加入复兴社为了保研名分的大四学生,都惭愧的低下了头,只有那么几个真正喜欢中医的人,兴奋莫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念头。

  从此以后,这几位1组成员,对复兴社有了另一种看法,不是为了待遇,不是为了保研,而是为了中医应尽的责任,既然选择了,那就无条件的接受它,学习它,振兴它!

  ……

  大学生活,除了枯燥乏味的上课,最值得说的就是社团活动,因为复兴社的大面积扩招行动,让很多社团失去了不少团员,但还是有很多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们,对复兴社不屑一顾。

  叶飞的宿舍就是很好的例子,现在完全形成两个派,宋浩然和陈志勇属于无所事事派,除了正常的上课之外,课余活动就是打篮球玩游戏,过着他们自己认为的潇洒人生。

  叶飞和贾明亮则完全相反,上课学习理论知识,下课就混迹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外加其他8位组员,除了回寝室睡觉之外,他们这个1组小团体,就连吃饭都聚在一起。

  相比与其他组,1组的学习劲头是最高涨的,这不,10个人刚刚吃过中午饭后,一起来到实验室,李卫国在桌子上留下训练计划,叶飞拿起来看了看,接着跟大家说了训练要求。

  这是问诊体检训练,叶飞在书架中翻出临床病理书,随手翻开选择了一个病例,理解后躺在床上说:“现在我是患者,你们是医生,通过对我的检查问诊,分辨出我的了那种病。”

  9个同学围这叶飞一圈,大四的学长占据主导权,丁亚宁和陈欣妍负责检查体温,测量血压等等,其他人进行问诊。

  “你身体哪不舒服?”

  “胃疼。”

  “这里疼吗?”检查的时候一边按一边问。

  “不疼,这里就是胃呀。”

  “抬手疼吗?”

  “疼。”

  “可能是胀气。”一男同学给出答案。

  “不能随便下结论,忘了问诊的要领了。”刘贝贝说完碎碎念道说:“一问寒热象,二问汗状况,三问头身感,四问二便状,五问饮食况,六问胸之态,七问耳功能,八问渴势态,九问旧病史,十问病之因,再问疗之过。”

  “是是我知道,问二便异常,知寒热虚实,胃肠有寒热。”

  这些学长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只有贾明亮插不上话,他就在一旁听着大家的絮絮叨叨。

  叶飞听大家讨论了半天,黑着脸说道:“喂,我才是患者,你们讨论有什么用,问我呀!”

  “对对,你大便情况怎么样?”

  “正常,大夫,我现在疼的厉害,你们快想想办法呀。”

  一位男同学说道:“要不,先扎一针合谷止痛吧。”

  结果他们又七嘴八舌的争执起来,导致问诊根本没法继续,这样根本就不是办法,急忙叫停大家的争吵,说出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