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节(1 / 2)





  叶池立刻接一句:“爷爷,我也去和你一起卖竹笋。”

  “那你得早点起了,公鸡打鸣你就得起来。”

  “我能起来的。”

  “行,睡吧。”

  “好。”

  叶池往被窝里一钻,立刻闭上了眼睛。

  叶国盛跟着也躺下来了,伸手将房间的灯泡给熄灭,房间陷入漆黑之中,显得周围格外安静,叶国盛没有立刻睡着,他静静躺着,思考着一整天发生的事情,从讨厌叶池,到收留叶池,再到挖竹笋以及现在被窝里就多了一个小孩子,这是他以前不敢想象的。

  可能真的是血缘原因,他和叶池似乎没什么隔阂就相处在一起了。

  仔细想想,有个孩子在身边挺好的,至少不用牛、鸡相伴,生活也充实,而且这么可爱的孩子,天天叽叽喳喳的,让他这个老头子也有活力了。

  是的,他该多有些活力,这样才能活的久一点,多照顾叶池一点,至少也要活到叶池十八岁啊。

  叶国盛这么想着,第一次这么早犯困了,没一会儿轻轻地鼾声就响了起来,这时候叶池却还没有睡,他还是有点想妈妈,两天了,妈妈都不给他打电话,他还是有点难过。

  他朝爷爷身边靠了靠,闻到爷爷身上有一些些烟草味道,听着大黄牛反刍的声音,感受着被窝里热度,一切都挺舒适的,他心里渐渐没有那么难过,眼皮也越来越重,缓缓的他眼睛合上去。

  次日天刚蒙蒙亮,不知道是第几次公鸡打鸣声传入叶池的耳中,叶池倏地坐起来,转头朝床上一看,身边没有人了。

  “爷爷。”叶池喊了一声。

  叶国盛叼着烟袋,穿戴整齐地探头进来:“醒了?”

  叶池赶紧问:“爷爷,你去卖竹笋了吗?”

  “还没有。”

  “我跟你一起去。”

  “好。”

  叶国盛想赶景山镇的早市,所以起来的特别早,先朝景山跑步跑半个多小时,回来热了包子煮了鸡蛋的,喂了大黄牛、三只母鸡一只公鸡和大黑,然后挎着箩筐,带着叶池朝市场上走。

  叶池的包子还没有吃完,一手捏着一个,左一口右一口,把小嘴塞的满满的,腮帮子鼓的像两个小气球,小跑着追叶国盛,叶国盛回头一看,忙停下步子,等到叶池咽下最后一口,才加快步子朝市场去。

  唯恐去晚了。

  爷孙两个人紧赶慢赶来到景山镇的菜市场,一眼看到热闹非凡的景象,人头攒动,吆喝不断。

  爷孙两个一下呆了。

  第8章

  叶池自有意识一来,就是在地下室生活,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幼儿园,从没有近距离见过这么多人,此时看着那么多人,突然产生了对未知的茫然。

  而叶国盛一直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就算来过市场,那也是顾客身份,对“热闹”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态度,可是,这次不一样了。

  这次他是来卖竹笋的,身份的互换让老头子产生久违的紧张,他一时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做,下意识地低头看一眼叶池。

  叶池昂起小脸问:“爷爷,去哪儿卖?”

  没吃过猪肉,可是叶国盛见过猪跑啊,他知道市场里面都是有摊位费,是不给他这种小菜贩卖的,他左右看了看,看到不少人在市场的外面或坐或蹲或站着在小道旁边,而他们的面前要么是放着箩筐,要么是搁置着大盆,还有笼子的,反正酱菜、腊肉、鸡蛋、鱼,连鸡也卖的。

  叶国盛四面看了看,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一个空位,拉着叶池和其他小菜贩并排蹲在地上,太多叶池叶国盛这样的新菜贩了,其他人瞥一眼叶国盛所贩卖的东西,不是和自己重样的,大家也就都不在意了。

  甚至有个戴棉帽的开口问:“老大爷,你们这卖的是什么啊?”

  叶国盛说:“竹笋。”

  叶池特别骄傲地加一句:“我爷爷自己种的竹笋。”

  叶国盛闻言,心里面有点甜。

  戴棉帽的开口又问:“那怎么卖?”

  叶国盛说:“别人怎么卖,我们就怎么卖?”

  “那应该不行。”

  “为什么?”叶池比叶国盛先发问。

  戴棉帽的说:“因为别人七八块一斤的竹笋都是洗的干干净净的,瞧瞧你们的又是泥又是土的,卖相不好。”

  叶国盛接一句:“我们的新鲜啊。”

  叶池跟着重复:“我们的新鲜呀!昨天晚上刚挖的!”

  戴棉帽的又说:“还是得看卖相的,现在人买东西就看卖相的,这叫什么‘颜值’来着。”

  叶国盛盯着沾土竹笋不作声了。

  叶池也不作声了。

  爷孙二人也没有气馁,对自家好吃的竹笋非常有自信,但也没有盲目自信,听了戴棉帽的话,把箩筐的竹笋倒出来,拍拍上面的泥土,让竹笋看上去好看一点,便和其他小菜贩一样,蹲在路边等顾客上来询问,他们一定热情招待。

  可是市场上的人倒是多,朝他们这边走的却是少之又少,好多人都不看他们的竹笋的,爷孙两个就蹲在路边蹲了将近半个小时。

  叶国盛眉头不由攒在了一起,心里担心着东西卖不出去,不由得又想赚不了钱,怎么养活叶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