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节(1 / 2)





  不少官员看过来,宣平侯见差不多忙摆手,看似不经意地回答,“引荐怕是有点难,只因这字可不是什么大家墨宝,而是小女随手所写。”

  他有几个女儿,大家都是知道的。

  有人称赞,“侯爷果然教女有方,早就听闻你府上的大姑娘是才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宣平侯吊人胃口,“不是我的大女儿。”

  “那是你府上的二姑娘?”有人猜。

  他还是摇头。

  张大人皱眉,“总不会是你的小女儿吗?小小年纪这么厉害?”

  他还是摇头。

  这下,众人都来了兴趣。

  有人惊呼,“裴侯爷,你可不要告诉我等,这字是你府上的三姑娘所书?”

  “正是。”宣平侯含笑回答。

  一时之间众人议论纷纷,皆道宣平侯耍弄人。谁不知道他家的三姑娘是傻子,怎么可能写出这等气候的好字。

  张大人都不信,何况是同宣平侯一向不对付的贲威将军洪石务。洪将军之所以处处和宣平侯作对,就是看不惯他明明是个武将,却偏偏和文臣走得近。

  “裴侯爷这是从哪里买来的字,竟然拿来给自己的女儿脸上贴金。你要说是你家的大姑娘二姑娘还尚可,愣要说成是三姑娘写的,你莫不是在戏弄我等?你可知这是在哪,这是庆和殿!岂容你在这里放肆!”

  宣平侯故意显摆女儿写的字,一则是想替女儿博个好名声,二则就是想气气这位洪将军。洪将军有一女,生性如同男儿一般爱打斗,大字不识几个写出来的字出狗爪子一样沦为东都城贵女们口中的笑料。

  洪将军心疼女儿,不忍看女儿受人嘲笑,便拉了一个垫背的。裴元惜是个傻女,他洪家的女儿再是不喜欢读书写字难看那也比傻子强。

  久而久之,两人的梁子便结大了。

  “是不是我三女儿写的,我又不能红口白牙乱说。若有人不信,大可去我府中一观,看看这字是不是我家三娘写的。”

  “真的?”张大人来了精神,宣平侯此人不会说虚话,早年曾听他总夸赞自己的三女儿是何等的聪明伶俐,或许这字还真是他家三姑娘写的。“那我定是要去看看的。”

  “随时欢迎。”宣平侯今日势必要出一口浊气,他斜睨着洪将军,“以往我老听人说我家三娘是个傻子,总有人恨不得踩着我家三娘显摆自家的姑娘强,却不知他家的姑娘连一个傻子都不如。”

  洪将军怒起,满脸通红,“你说谁呢?”

  “谁心虚,谁应声说谁。”宣平侯一大早被李姨娘激怒的火气得到发泄,十分珍爱地收起女儿写的字,“历来大家皆多怪癖,我家三娘亦不例外。不是她傻,是世人不懂。”

  这时有人通传,说是大都督到了。

  所有的文武官员站成两排,恭迎公冶楚。宣平侯站在武将中,低垂的视线看着一袭深紫蟒袍如疾风般掠过。

  众人鸦雀无声,随后鱼贯入偏殿。

  第6章 攀比

  巳时过,百官散朝。

  张大人同宣平侯一起,缠着他约好几日几时去侯府拜访。其他的官员三两议论着今日主要议的政事,互相试探着对方的口风。

  景武帝下月满十六,正是该择后选妃的年纪。

  众人几家欢喜几家愁,府上有姑娘的人心生希冀,家里没女儿的只能望洋兴叹。宣平侯倒是一脸平静,沈氏已同他商议过,若是陛下选妃他们侯府会送元若入宫。

  至于元君,沈氏看好娘家的侄子。

  沈氏同出侯府,先帝在时宣平侯府和昌其侯府旗鼓相当。如今新帝上位,昌其侯府不受重用早已不如宣平侯府。将来裴元君嫁昌其侯府的世子,看似门当户对实则是低嫁。

  元惜情况不一般,没有入宫甄选的资格。元华太小,还没到入选的年纪。

  对于送女儿入宫一事,宣平侯并没有多大的想法。谁不知道陛下是个摆设,真正掌政的是大都督。再加上陛下那些个常人难以忍受的癖好,要是有可能他一个女儿都不想送进宫。

  洪将军的嗓门大,嘴里在问以前秀女进宫入选的条件,眼睛却是不时瞄着宣平侯,“原来还得要四品以上相貌周正没有残疾没有隐疾的姑娘,那傻子肯定是不够格的。”

  宣平侯冷哼,“大字不识几个的连初选都过不了,也好意思嘲笑别人。”

  洪将军像被人踩到尾巴的猫,顿时炸毛,“至少我女儿能进初选,不像有的人连最基本的资格都没有。”

  “进初选就这么炫耀了?那还真是可怜。不像我,我可是有四个女儿,不拘哪一个入选,总比那些初选就被刷下去的强。”

  “四个女儿有什么了不起的,保不齐陛下就喜欢别具一格的女子。”洪将军针锋相对,旁边有人相劝。

  张大人也在劝宣平侯,何必同洪将军一个粗人置气。在众人有意的拉架之下,宣平侯同张大人从另一边走。

  他远远听到洪将军在那里得意,说自己有三个儿子,不像有的人府里只有一根独苗苗,而且是一个庶子。

  “三个呢,两个是嫡出。”洪将军加重语气。

  张大人忙拉着宣平侯走远,生怕两人在宫门口动起手来。宣平侯上朝去时憋着火,下朝的时候又被洪将军拱了一头的火。

  日快当午的天,热得人嗓子冒火。

  他的长随裴青一直等候在宫门外,远远瞧见自家侯爷出来,立马奉上早已备好的凉茶。半壶凉茶下肚,暑气并未减少半分。

  许多官员一边嘴里抱怨着这鬼天气,一边以最快的动作钻进马车轿子里,再催促着车夫轿夫赶紧走。

  文官乘轿乘车,武官大多骑马。

  宣平侯乘轿,这点让洪将军特别鄙视。堂堂武侯出身,竟然学得跟文官一样娘们兮兮,真是有损老宣平侯一世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