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2节(1 / 2)





  沈氏终于缓过心神,脸色苍白难看,“元君,你快说。”

  裴元君这才吞吞吐吐地说起事情来,当然按她的说法她是苦主。她什么都不知道,只因给外祖母喂药时弄脏了裙子便去内室换一身,不想正换衣服时沈长寅冲了进去。

  “母亲,我真的没有使手段,我也不知道长寅哥哥为什么要那么做…”

  不叫世子表哥,又变成长寅哥哥。顾氏怄得要死。一想到自己的儿子被这样一个玩意算计,她看裴元君的目光像要吃人。

  “你们听听,长寅哥哥?你一个庶女,生母还是那样一个女人,你哪里来的脸叫我的儿子长寅哥哥。可真够不要脸的,我不让你叫世子表哥,你就来一声长寅哥哥,你恶心谁呢?”

  裴元君那个恨,以前她都是叫长寅哥哥的,那时候舅母怎么不说她不要脸。不就是因为她没了嫡女身份,所有人都变了嘴脸。

  她不敢和顾氏对视,只作可怜状,“沈夫人,我的清白已被沈世子毁了。要是你们不认,我该怎么办?”

  顾氏又想杀人了,什么叫她的清白被寅哥儿毁了,好一个倒打一耙的小贱人。偏生这口气她还不得不忍,因为那个老不死的放了话,说是无论如何都要让寅哥儿娶了这个小贱人。她要是敢不同意,老不死的就让侯爷休了她。

  不管婆婆如何糊涂,一个孝字压下来就能把人压死。她可以拼着脸面不要,但是她的儿女不行。她当时真想怼死那个老糊涂,以为她怕被休吗?如果不是放心不下自己的一双儿女,她就去官府闹一个析产分居。

  沈氏喃喃,问裴元君,“你真的被寅哥儿给…”

  “母亲,这种事情我怎么会骗你。”裴元君又哭起来,还故意露出几分娇羞状。

  顾氏心里比谁都明白,无论谁算计谁,发生这样的事情是躲不掉的。她方才一通发作先发制人,心中自有她自己的打算。

  她骂上门来不是光撒气的,这件事总得要解决。不管儿子是被人算计也好,沾了裴元君身子的事无法开脱。只是一看到裴元君那恶心样,她心口的火气又蹭蹭往上窜。

  “上赶着下贱的玩意儿,还有脸哭。”

  说出口的话依旧难听,沈氏有些听不下去。这样的话哪里是一个侯府夫人能说的,同那等混不吝的市井泼妇有何区别。

  她一脸为难,“嫂子,事情都发生了,咱们还是坐下来好好商量吧。”

  “有什么好商量的,她说她被寅哥儿毁了清白,这口气我咽了。但你们要是想我正儿八经的下聘,那不可能!”

  “什么意思?”沈氏大惊失色,“难不成你想让元君为妾?”

  她惊讶之下音量颇高,便是外面的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裴济面上有些不太好看,侯府的姑娘再是低嫁也没有给人当妾的。要是三妹妹给人做了妾,其余妹妹的名声都会受损。

  可是他同沈长寅交情不浅,深知对方的为人。以沈长寅的品性,绝对做不出这样的事来。这事若说不是三妹妹算计,他都是不信。

  他为难地看向裴元惜,裴元惜往院子外面看去。

  不远处的一棵树下站着一位锦衣公子,他不知何时来的,瞧着有些失魂落魄。锦衣玉食养出的贵公子,书香墨海里熏陶出来的儒雅书生。这样的男子再是颓废,依然有着常人比不了的贵气。

  沈长寅不知自己为何赶过来,他好像是想来找人解释的。然而在远远看到轩庭院子里那抹浅红身影时,他又觉得自己有些可笑。

  解释什么呢?

  佳人已定亲,他也确实着了别人的道。已然是背道而驰的两个人,他做过什么又有什么解释的必要?

  “沈世子怎么来了?”裴济也看到他,忙和妹妹说一声匆匆朝外面走去。

  前世里裴元君确实如愿嫁进侯府,还是以嫡女的身份。裴元惜那时候对侯府的事情并不上心,却也知道裴元君能嫁过去是用了些手段的,且其中应有沈氏的手笔。

  裴元君嫁进去后同林氏极为亲密,两人合着伙对付顾氏。顾氏原本就不太瞧得上裴元君,对方尚是嫡女时顾氏都看不上,更遑论后来成了庶女。

  祖孙三代婆媳斗法,好好的侯府弄得乌烟瘴气。事情一闹大自有人弹劾昌其侯私德不休,公冶楚眼皮都没抬就捋了侯府的爵位。

  离得有些远,裴元惜自然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他们皆是世家公子中学问较好的,又同是俊朗温润的类型。一个少年老成一个稳重温和,都是极出色的男子。

  论长相,自然是沈长寅更胜一筹。

  许是受侯府气氛影响,又许是其它的原因。这位芝兰玉树的侯府世子渐渐变得平庸至极,到最后泯然众人。

  不出几年东都城不再有昌其侯府的名字,世人提起这位容才出众的世子爷来,也只剩一声唏嘘。一起被世人感慨唏嘘的,还有裴济。东都书院世家子弟中最被人看好的两位学生,到后来都成了庸庸碌碌之人。

  世事难料,常令人心生惘然。

  裴元惜眼角余光看到有人朝这边走来,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祖母。她收敛心神,心下喟出一声轻叹。

  康氏扶着云嬷嬷的手匆匆赶来,一看院子里的裴元惜当下示意孙女跟自己进去。祖孙二人一过门槛,沈氏立马觉得浑身不自在。

  裴元君敢豁出去,正是知道自己是侯府的姑娘。无论是祖母也好父亲也好,都不可能容忍府上有做妾的姑娘。康氏的到来让她看到希望,只除了另外一个让她觉得碍眼的人。

  顾氏为人最是圆滑,当着康氏的面自然换上另一番表情,仿佛刚才那个怒不可遏的女人不是她。

  她一五一十地道出原由,既没有说自己的儿子是被人算计,也没有指责裴元君居心不良,更没有说自己婆婆半个字的不是。

  “老夫人,出了这样的事我心里很难过。我家寅哥儿是你们看着长大的孩子,他的品性你们是知道的。”

  他家寅哥儿的品性大家有目共睹,此事有什么龌龊明显人一听便知。

  康氏沉着脸,一双眼凌厉地看向裴元君。她是年纪大了,但心不糊涂,这件事情不用细问她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失望之余,更是痛心。堂堂侯府姑娘使出如此手段,纵然是得逞了以后在婆家哪里抬得起头来。真要有什么事娘家都说不上话,这样处心积虑谋来的亲事最是下等。

  “亲家舅母,事情已然出了,你是个什么章程?”她是祖母,无论庶出还是嫡出那都是她至亲的孙女。她将裴元君送到庄子上,是想磨磨这个孙女的心性。谁知道心性没有磨好,反倒是越发的左了性。

  顾氏尊敬康氏,也知道康氏比自己的小姑子不知要酒醒多少倍。但她也知道康氏只要不糊涂,必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孙女做妾。

  她苦笑一声,“我能有什么章程?我脑子到现在还是乱的,我一想到我寅哥儿…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

  世家之中有望成材的嫡子,哪个不是家门之幸。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婚姻前程样样都是仔细又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