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73节(1 / 2)





  话锋一转,“我们家孝廉,因为课业好,上次王皇后还专门召进了宫考教了功课。”

  “王皇后说,等再过几年,等孝廉再大一些,就到圣人面前给谋一个差事。”

  拉踩完赵景澄,不忘夸一夸她儿子王孝廉。

  仪王妃:“……”

  心里是有些不是滋味的,但没办法啊,她儿子赵景澄平时是皮了一点,不爱读书也是众所周知。

  愣是让她都没办法反驳。

  这时候,赵景澄正好抱着古琴懵逼懵逼地走了进来。

  一看,好些人,赶紧停住了脚步。

  仪王妃正想招呼他进来,就听赵景澄道,“娘,你饿了么?我去给你煮点吃的。”

  说完撒腿就跑,他最怕这些娘娘啊王妃啊聚一起了,每次都拿他说事,想想都哆嗦。

  仪王妃愣是没反应过来,她刚才听错了吗?

  其他人也愣住了。

  不过大家也没有当一回事,应该是听错了吧,然后继续听容王妃夸奖她儿子王孝廉多会读书多懂事,顺便提醒提醒仪王妃平时得多操心一点才是。

  聊着聊着,这时候一群仆人在赵景澄的带领下走了进来,眉人手上端着一个食盘,上门摆放一小碗。

  他带回来的干面有些多,想着她娘现在正在宴客,只给她娘一个人煮似乎有些不合适。

  干脆将面分成了小份,多煮了几碗。

  “娘,这是我煮的biangbiang面,快试试好不好吃。”

  安静。

  什么面?

  这不是重点,刚才赵景澄说是他煮的?

  北凉还没有将君子远庖厨这句话理解成男子不能进厨房的意思,它的本意还是,因为不忍杀生,心怀仁慈,远离屠宰现场。

  像莫少珩有时候也下厨,就没有任何人说什么,只是贵族鲜少有人这么做而已。

  因为鲜少有人这么做,所以才显得更加的难能可贵,特别是一个才知事的少年,亲自为父母烹饪,那感觉又完全不一样。

  进来的嬷嬷也赶紧笑开花的道,“王妃,真是世子亲自做的,老奴刚才就在旁边帮着烧了锅水。”

  似怕人不信,又加了一句,“这什么面,老奴也是第一次见到,自然是不会的。”

  赵景澄心道,面都没有吃,怎么就这么开心了?

  说道,“娘,面腻了就不好吃了,快尝尝味道。”

  仪王妃这才从惊讶中回过神,甚至偷偷地朝那老嬷嬷看了一眼。

  只见那老嬷嬷点了点头,仪王妃嘴角都差点扬了起来,看向镇东王府的容王妃,“我儿景澄学业是差了些,但还算懂事。”

  刚才可憋屈死她了,愣是被踩踏了半天没能还上一句。

  “孝廉那么乖巧,定也经常这样敬孝心吧?说起来不怕大家笑话,这还是我第一次吃到我儿做的饭。”

  说完看了一眼容王妃脸上一脸的不自然,这才换了个话题,“大家来尝尝景澄这傻小子做的吃食,也不知道能不能入口,怕是要被大家笑话了。”

  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跟抹了蜜一样,心道,就算再难吃,她今天都要吃下去。

  结果,将白嫩嫩的面条送进嘴里,不由得一愣。

  赵景澄还有点紧张,“不好吃吗?我明明是按照铺子上的步骤来做的。”

  仪王妃的惊讶一闪而过,竟然超出了她的想象,特别是这酱料,和着面一起吃,味道十分的不错。

  其他几个夫人也愣住了,本以为是凑个乐趣,没想到还真是独特的味道。

  就是心里有点酸,她们家儿子怎么就没有这么懂事。

  学业差怎么了?人家孝顺啊,看把仪王妃高兴得,脸上笑容藏都藏不住。

  赵景澄也松了一口气,他就说嘛,明明很好吃,“娘,我还买了卤肉,味道和平时吃的完全不同,又香又好吃,我想着娘肯定没有尝过,就专门带了些回来给娘尝尝。”

  “我还会包包子,等有空我也包给娘吃,就是他们说我包得丑。”

  其他几人:“……”

  酸得牙都快掉了。

  赵景澄还小声说了一句,“娘,等会我和你商量一个事儿,我想参股帮难民养孩子。”

  仪王妃没怎么听懂,不过赵景澄已经一蹦一蹦的跑了。

  仪王妃和几人又聊了起来,不过话题就轻松多了,多是夸奖赵景澄懂事孝顺的。

  镇东王府的容王妃就待不下去了,客套了两句走了。

  容王妃回到镇东王府,正好遇到下学回来的王孝廉。

  王孝廉行了一礼,“娘,我去温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