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75节(1 / 2)





  因为他们扪心自问,应该是做不到的。

  安静,安静。

  这时,凉京城外的官道上,一大批的马车自远方而来。

  有人喊了一声,“东唐的粮食来了。”

  嘶!

  是粮食,是送粮食来的车队。

  那车上一袋又一袋的粮食,让难民看到了希望。

  这一次的灾难虽然煎熬,但他们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众人又看向莫少珩。

  在登记的镇北王府的人,每登记几个,就发给孩子一顶名叫帐篷的东西。

  然后有专门的人在旁边教这些孩子如何搭帐篷。

  那高耸的帐篷搭起来后,能看到人在里面进进出出,就像……一个特别的房子。

  听那些人说,的确是房子,是莫少珩承诺的,要给难民的房子,由朝廷牵头,正在各地收购麻布制作这名叫“帐篷”的房子。

  第一批,就给了这些难民中的孩子。

  听说,只要去应招修运河,朝廷也会发放这样的房子给工人。

  难民,无衣无食,居无定所。

  但……莫少珩从东唐借来了粮食,又给难民带了遮风避雨的房子,还帮着养孩子。

  难民张了张嘴:“……”

  他们的感情复杂到了极点,若是以前,他们对莫少珩是纯粹的恨意。

  但现在,竟然有些说不清了。

  若是……若是这场灾难的始作俑者不是莫少珩,他洵州六地的百姓家家户户定是要为莫少珩立长生碑的。

  这时,一个正在将孩子交出去的难民,突然说了一声,“多……多谢。”

  莫少珩都愣住了,一时间都以为听错了。

  然后正了正身,或许这一声“多谢”,已经值得了吧,原本心理多少是有那么一点点委屈的,但若是设身处地为这些难民想一想,他们其实也是没有错的。

  如今,有了粮食,有了“住处”,这一场原本让人担心的灾难,似乎也不是那么难渡过了。

  赵棣也在一旁看着,他现在负责运河修建的统筹事宜,也在旁边设得有招工的点。

  难民:“……”

  心中无尽的怨,不知道为何,在莫少珩那句,承诺他们以后能随时带走孩子的话后,加上看到了粮食和“房子”后,似乎那怨也消散了很多。

  甚至……甚至让他们这时跑到莫少珩面前去辱骂他,他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这样的莫少珩太矛盾了,竟让他们不知道用何种态度去对待才是正确的。

  终于,有人走向了招工点,然后是一个接一个。

  心中的怨恨小了,自然更多的就该考虑以后的日子了。

  这个以工代赈以工代税的朝令其实仔细想想还是不错的,能让他们度过此时的难关,他们一群难民,有这样一种靠自己就能活下去的方式,又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况且,朝廷看在他们是难民的份上,承诺的代税的年限还是十分吸引人的,也就是说,只要他们度过此时的难关,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

  他们看到了希望。

  赵棣也在看着莫少珩。

  招工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此时的莫少珩,就像是所有人迷途路上的一盏灯,照亮着前方。

  明亮得让人移不开眼。

  赵焰秋也嘀咕了一句,“这人还真是有些不同,和小时候一样,明明都没有路可以走了,硬是让他开辟出一道路来。”

  莫少珩的处境有多凶险,所有人都是知道的,但他硬生生地在绝路中找到了生存的方式,还让人说不出一个不是来。

  看看那些难民,当时对莫少珩的恨意到了什么程度,甚至在圣人面前,都要逼迫莫少珩赴死。

  但现在呢,眼神中的怨恨似也转变成了谁也看不懂的东西。

  莫少珩看着越来越多收留的孩子,招了招手,让人送去草原上了。

  现在时间还早,等去了草原,在日落前就能将帐篷搭好。

  有了帐篷,怎么也比他们卷曲在城墙脚下要好。

  当然也不可能让一群孩子在草原独自生活,去的人除了镇北王府的人,还有燕王府,赵焰秋府上,反正加盟的府邸都会派一些人去。

  牧场需要搭建管理,正好有大人在,也能管理这些孩子。

  这些天,除了派人去收购猪牛羊的幼崽,也派人去收购木材了,直接运去了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