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129节(1 / 2)





  李凝香一笑,“自然是了,连圣人都说好吃呢。”

  李翰林一愣。

  李凝香解释道,“乌衣巷开了一家专卖猪肉菜品的食坊,外面就摆着老大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圣人都夸味道好”。”

  “现在人人都争相往那食坊里面挤,因为那牌子挂了出来,竟然没有人上门找麻烦,也就是说,圣人应该真说过这句话,而且也不介意食坊用这句话做招牌。”

  圣人想要推广猪肉,自然是不会拒绝的,莫少珩也趁机打一打广告,为他自己的生意赚一下口碑。

  圣人的这一句话,可比他的三街之战的效果还要好。

  想想也是,在现代,连明星进过一家餐厅,都直接能将餐厅变成网红打卡点,更何况是北凉的天子。

  李凝香继续道,“这道粉蒸肉,就是那食坊中的一道招牌菜。”

  李翰林还在惊讶,“这是猪肉?竟然一点腥味都没有。”李凝香继续道,“爹,你是没有去逛东市,现在那里的人都知道,镇北王府养的那些猪,是完全没有腥味的,卖得特别好。”

  “有些富户家里,都是一整只一整只的买,算是过一个晚年。”

  猪肉价格便宜,以前舍不得买肉吃的百姓,都已经上手了,没办法,连圣人都吃,还觉得好吃。

  喜气洋洋地买一大头猪回去,别提多风光。

  当然,想要吃到最齐全美味的菜品,还是得去乌衣巷的食坊。

  此时,乌衣巷,莫少珩看着食坊外排着的长队,也欣慰得不行。

  现在,凉京的百姓都是闻风而来,肯定是最火爆的时候。

  等风口一过,就要平静一些。

  不过,只要吃过他食坊的那些菜品,莫少珩完全不担心没有回头客。

  现在光是他们食坊,每天都要用一头猪。

  莫少珩自己买自己牧场的猪,然后再来加工卖,也能赚不少。

  猪的生意在凉京,算是打开了门路。

  一群学生每天也笑呵呵的,猪卖得好,连他们的月例钱都涨了。

  赵景澄正喊南一,等会去隔壁食坊吃饭,现在他们都不怎么在府里吃了,食坊成了他们的新据点。

  南一摇了摇头,“今天我自己带了饭。”

  赵景澄一愣,食坊的饭不好吃吗?一天换着花样吃都不会重复,怎么还自己带饭?

  只见南一拿出食盒,“这是府里做的婆婆丁炖猪肚,食坊没得卖,一头大肥猪才一个猪肚,我们自己都不够吃。”

  赵景澄“……我帮你嚼一嚼,看看好不好吃。”

  南一:“……”

  赵景澄:“我就嚼一块。”

  南一:“我信你个邪。”

  不多时,两人你一块我一块的吃了起来。

  赵景澄:“味道苦苦的,但怎么越嚼越有劲。”

  此时,莫少珩正在让人熬猪油。

  要说拉去东市的猪,唯一卖不掉的就是猪板肉了。

  以前说猪肉腥臭,那也仅仅是腥臭而已,还能吃。

  但一说起猪油,那就是让人闻风色变。

  那真是腥到恶心,反胃啊。

  所以根深蒂固的思想,用来熬油的猪板肉是没有人买的。

  莫少珩想了想,干脆自己熬,熬了自己用,剩下的卖掉。

  豆子和罗招娣在旁边等着,因为世子说,让他们来搬什么熬油后的油渣,搬回去给小货郎们分着吃。

  每次熬油,肯定会剩下很多油渣,正好撒点盐在上面,给他的小货郎补一补油水。

  对于缺少油水的小货郎们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东西。

  被炸得有些发黄的油渣被捞了出来。

  莫少珩撒了盐,等冷了冷,抓了一把塞豆子和罗招娣手里,“试试味道。”

  豆子呆萌呆萌的往嘴巴塞,眼睛一亮,“是肉。”

  嚼着好香脆,加上淡淡的咸味,真好吃。

  嘴巴里面,嘎吱嘎吱的清脆的响。

  莫少珩说道,“抬去给小货郎,分着吃。”

  熬油的大叔也是一笑,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没这么频繁地吃到一点油水的。

  别看只是一些油渣,但对于小货郎们来说,已经算十分不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