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270节(1 / 2)





  因为北凉看到了水泥路的好处,它的修建,才是真正的让诸国商人愿意来北凉做生意的一大根本原因。

  实在太方便了。

  将莫少珩的要致富先修路的观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的北凉,已经有不少的城池,都被水泥路连接了起来。

  莫少珩在金殿上还说道,“我们从一开始实现城城通,然后慢慢地开始实现村村通。”

  “水泥路不仅带给了我们商业的繁荣,也将带给我们北凉的百姓便利。”

  当时,莫少珩的话可是震撼了好多人。

  都无法想象,整个北凉的村子,都被水泥路连接起来,那将是一幅怎样的震撼人心的画面。

  北凉将开万世之壮举。

  当然,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短时间说实现就能实现的。

  ……

  又过了一些时间。

  终于,赵棣和北凉的将军,凯旋而归。

  他们的归来,也说明南离的局势稳定了。

  莫少珩也算松了一口气,南一重新入主离都,以后倒是不用他担心了,南一也长大了呢。

  这一日,前去城门口迎接凯旋的军队的百姓,实在太多了。

  不仅仅是城门口,连水泥路两旁都站满了人。

  因为,军队的凯旋,也就是说,北凉和南离签署的种植水稻的协议生效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解决了北凉产粮不丰的问题。

  以后,哪怕发生再大的天灾,都不会像以前一样,手足无措了,除非北凉和南离同时出事,才会打破这种互利的局势。

  远远的,已经能看到回京的队伍了。

  赵棣骑在马上,高头大马地,看上去成熟威武了不少。

  颇有战场归来的气势。

  这时候,水泥路边,一群少年喊道,“殿下,殿下!”

  赵棣看了一眼这些活力四射的少年,有些眼熟。

  这不是莫少珩心肝上的那些小货郎吗?

  一去三年,连小货郎都变成脆嫩嫩的少年了。

  变化还真是大。

  小货郎们长得白白嫩嫩的,一看就知道被莫少珩养得不错,还有一种和其他地方任何少年都不一样的气质。

  乐观,开朗,阳光。

  就像朝阳下,最绚丽的花朵,开得真好。

  只是,赵棣仔细一听这些小货郎的话,直接就懵了。

  “殿下,你再不回来,你儿子都可以自己上街打酱油了。”

  “就是,就是,现在小殿下跑得可快了。”

  赵棣:“……”

  这些小货郎在说什么?

  他儿子?

  他有个锤子的儿子。

  但,随着向城内走去。

  听到了越来越多的声音。

  “恭喜殿下,小殿下长得也太好了,我有幸在街上见到过一次,啧啧,那可真是上天的恩赐啊。”

  “听说小殿下,一月能走,二月能话,三月熟读蒙学,那是天人降世啊。”这就是在道听途说了,根本没这回事。

  赵棣越听越懵。

  怎么感觉,他真有个儿子了一样?

  别人都知道,就他不知道。

  远远地,就看见城门口,站着一个风光霁月之人,还是和以往一样好看。

  只是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人脚边站着一个小糯米团子,正抱着大腿,从后面偷看。

  赵棣走了上去。

  莫少珩:“恭喜你,你当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