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节(2 / 2)


  “很多人以为,化学发生在实验室里,可事实上,化学就发生在你和我的身边,可能就在厨房里你一个习惯性的操作,就是无数小小的分子在互相结合产生变化,而这个变化,是我们的前人虽然不知道多少化学知识,却以自己的观察和智慧总结出来的,这是他们对于化学的实际应用……

  “一个分子的变化我们难以察觉,可无数分子在变化,所以食物颜色在变化,样子在变化,味道在变化。化学的本质,就是去研究这些变化的根源,它们微观渺小,也壮丽灿烂……化学是一门学科,也是我们的生活。”

  最后这些话随着小甜老师讲课的声音逐字出现在屏幕上,又消失,变成了炸鸡腿,这节课结束了。

  付晓华疯狂了。

  “小甜老师!!!这样的课外小知识我能吃五吨!!!”

  “老师你最后说的话太棒了!我要去吃一个壮丽的炸鸡庆祝一下!”

  在各处看了一圈儿反馈,沈小甜满意地喝了一口牛奶,以食物作为切入点来做化学科普,她当然希望大家不要只把重点放在流口水上,能够多想那么一点儿,她都觉得自己忙得很有道理。

  陆辛骑着摩托车路过的时候,沈小甜正从居委会那儿往回走,看见她,男人停了车,依旧是用那双大长腿蹬着地。

  “老金昨天忙到了凌晨两点多,今儿还问我你还去不去吃炸鸡了,我跟他说他这样让人吃,好吃都不好吃了,他说他过两天研究有了成果了再找你。”

  “嗯。”想起昨天吃炸鸡吃到最后自己嘴里都是油味儿,沈小甜心有余悸。

  “你是要去哪儿?”沈小甜问陆辛。

  男人戴着头盔,看不见他的脸色,沈小甜只能听见他说:

  “没什么事儿了,我刚从柜子那儿回来,这几天开海,他那上了不少好东西。”

  九月初,就是黄渤海一带伏季休渔期结束的时间。

  沈小甜恍然大悟:“我说我今天看见李阿姨,她还问我吃没吃螃蟹呢。”

  秋天海里的梭子蟹日益肥美,刚开海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先来个“第一鲜”。

  陆辛问沈小甜:“那你吃螃蟹了吗?”

  “没有。”

  “那你回家等着我。”陆辛对沈小甜说,“我去薅一顿老冯。”

  沈小甜眨眨眼说:“啊?这样不好吧?我去菜市场买点好了。”

  陆辛轻笑了一声,说:“老冯早上刚从柜子那儿拿了一批货,比市场上的好,再说了,咱们连他家排骨猪蹄儿都拿了,也不差这点儿。”

  是、是这个道理么?

  沈小甜看着她家人美心善的课代表,终于点了点头,说:

  “我有点想吃虾虎。”

  “得嘞!”

  陆辛走了,沈小甜继续往家走,脚步更轻快了。

  回到家,给开学鸡喂了午饭,沈小甜把家里的地扫了扫,昨天餐桌上的桌布让她洗了,拿出买的另一块新的再铺上。

  除了桌布,还有新的抱枕和椅子垫儿,把它们摆在该放的地方,整个客厅和餐厅看着就不一样了。

  二十分后,陆辛带着他的战利品回来了,看看那些大包小包,沈小甜突然想到,别人想吃海鲜,是指望渔民出海打渔,她想吃海鲜,就是指望她家课代表去打老冯。

  就看这分量,老冯大概是被他给打哭了。

  “海蛎子,海虹,这个是石甲红,老冯一共从柜子那弄了十斤,我给抠来了四只。”

  背上长着红色斑纹的螃蟹在塑料袋里耀武扬威,跟梭子蟹比,这种螃蟹的产量要小不少,沈小甜笑眯眯地看看它们,再笑眯眯地看看陆辛。

  “还有,你要的虾虎,我全是挑了肥的拿,一边拿一边还说‘来,这只皮皮虾跟我走’,要不是我跑得快,老冯能抱着我的裤子哭。”

  陆辛说得热闹,沈小甜听着,都觉得喜悦的小泡泡从她心口里往外冒。

  除了海鲜,陆辛还拿了两样蔬菜,甚至还有一个饭盒,里面装了满满的一盒米饭。

  “这些海鲜你想怎么吃?”他问沈小甜。

  “清蒸!蘸姜醋!”

  “那可太简单了。”说着,他就进了厨房。

  “哗啦啦”是海鲜连着水一起从袋子里被倒出来的声音。

  站在厨房门口看着陆辛在忙,沈小甜从冰箱里拿出了一块姜放在了料理台上,说: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皮皮虾,因为它的肉特别甜。每年五月皮皮虾有籽的时候,我外公就会买一点给我做。”

  时空交错,某个瞬间,沈小甜仿佛看见了自己外公,就站在陆辛站的那里。

  她眨眨眼睛,说:

  “陆辛,你认识我外公吗?”

  在流水下刷洗海蛎子的声音稀里哗啦,陆辛没回头,略提了声音问她:“你说什么?”

  “我说……我说今天网上好多人都夸你做千丝万缕虾那里,特别帅!”

  作者有话要说:  小甜老师:算了,我先夸你帅吧!

  今天好冷啊~特别适合窝在被窝里恰炸鸡!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