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2 / 2)


  因为良娣她此时听得很高兴,甚至还摇头晃脑跟着哼,仿佛听的是瑶池仙乐。

  王生本要进来通传,是殿下不让。

  可这会儿他快憋不住了。

  殿下终于开了口,“她这样……多久了?”

  王生躬腰,“殿下走……就这样了。”

  司马珩眉头紧锁,沉默好一会儿,“你苛待她了?”

  王生吓得噗通一声跪到地上去,“打死老奴也不敢啊!奴本来说要给娘娘请几个曲倌儿的,是娘娘说不让,她说……说留着钱,多给殿下……”王生恨不得掌自己的嘴。

  司马珩侧头,“给孤什么?”

  “……说多给殿下捐些功德。”

  沈荞虽然觉得那日他噎她委实过分,小肚鸡肠的狗男人。但不得不说,他捐完后,反响还挺好的。虽然大家拿这个编八卦,但剧本里司马珩是个残暴不仁不择手段的形象,而今敬都百姓天天添油加醋他和他的土鸡凤凰良娣,倒显得他格外的纯善……且重情重义。

  成功靠慈善洗白了呢!

  沈荞简直欣慰极了,她觉得应该把暴君司马珩扼杀在摇篮里,这样她日子说不定会更舒坦一些。

  司马珩脸色黑沉,搞半天才从鼻腔里发出一声哼。

  王生头埋的更低了。

  内屋里,沈荞终于发现了动静,转过屏风过来看,就看到王生跪着,容湛低着头,太子兄他眉头紧锁。

  沈荞立在原地,迟疑问:“殿下?”

  好姐妹,别吓我。你刚回来就搞事,你就不能在外头多待几天。

  司马珩大步走过来,执起她的手腕,牵着她往内屋去,“孤还不至于穷到连个唱曲儿的都请不起。”

  沈荞这才反应过来是因为叶小植,“殿下,妾觉得,小植唱的曲儿……别有一番风味。”

  司马珩坐下,看着满桌子瓜子皮果皮的狼藉,仔细回忆了下,上一辈子的沈荞,是否也这样。

  想来想去,都想不起来了。

  遂一言难尽看了她一眼。

  这品味……令人着急。

  叶小植着急忙慌地收拾桌面,手抖得像是中风了似的。

  殿下如今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爱悄无声息出现。搞得她总是神经脆弱得很。

  沈荞陪着坐下来,转移话题,迟疑问,“殿下这几日去了哪里?”

  “你猜?”司马珩看了她一眼。

  沈荞分析了一下上辈子朝中让太子亲征,呼声最烈的时候,司马珩做了什么。

  最后得出结论,她可能去找司马荣湚的恩师去了,尚且在边关的时候,司马荣湚是在那里出生的,边关苦寒,条件也差,但是司马荣湚的老爹对儿子还是很上心的,千里迢迢请了先生过去。

  姓祝,单名一个泓。

  司马荣湚小时候调皮捣蛋,祝先生常常打他板子,骂他不长进,逼着他读书习字。司马荣湚幼时虽整日骂先生,长大了却格外尊敬。尤其是做了皇帝后,爹死得早,恩师如父,经常把恩师教诲挂在嘴边,多次想要将恩师接回朝,以报师恩。

  但祝泓年纪大了,如今已近八十岁了,自言耳不聪目不明,只想在老家颐养天年。皇帝才作罢。

  司马珩对司马荣湚的昏聩曾极度义愤填膺,也曾私下去找祝泓谈过话,老先生对天下之势的看法都比司马荣湚清楚明白。

  因为司马荣湚刚愎自用到了极致,谁的话也不听,司马珩便几次游说祝泓回朝劝说司马荣湚。

  可惜祝泓答应了之后,还未动身就染了风寒,磋磨不过半月,人就去了。

  遗憾未能来敬都一趟。

  沈荞想了会儿,眼睛一亮,“殿下莫非找人劝陛下准许二皇子领兵了?”

  这话肯定不能太子主动提,皇后自不会提,皇帝心疼自己二儿子,满朝文武大半站在二皇子那边,司马珩妥妥一孤儿,若不请外援,压根儿没戏。

  司马珩挑眉,笑了声,算是默认了,“如此高兴?”

  高兴啊!这会儿时间还早,说不定就能把强力外援请来了,最好不打仗,再不济让二皇子去,只要司马珩不去,一切都不会太糟糕,司马珩很可能就不会变得更偏激暴戾,他好,大家就好,天下就好。

  这么一想,祝泓老先生简直是世界和平大使。

  好姐妹,保持住好吗?戒骄戒躁,你是最棒的。

  沈荞觉得如今自己思想境界太高了,只盼天下早日太平,国泰民安。她可以安心做个咸鱼。

  沈荞压下疯狂上扬的唇角,轻轻点头,“高兴,妾舍不得殿下,一想到殿下可能去领兵打仗,妾心里就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心痛欲绝。”

  司马珩看着她快要抽搐的嘴角,沉默了。

  第二十二章 半死不活。

  司马珩回宫了,这次带上了沈荞。

  沈荞在东宫的寝殿早备好了,挨着司马珩的寝殿。

  她起了一个大早去给皇后请安,又吃了个闭门羹,在皇后门口跪了个把时辰,皇后娘娘才悠悠转醒,不紧不慢洗漱了,吃了点东西,出来的时候似乎这时才知道她在这里,“呀”了声,柳眉微蹙,指尖指了指身边伺候的下人,“你们这些不长眼东西,也没个人提醒本宫一下。怎叫良娣一直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