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节(2 / 2)

  和她的有气无力不同,唐舜梅简直是意气风发,精神奕奕:“张幼双你过来,有没有兴趣和我一块儿画点画?”

  这几天接触下来,唐舜梅嘴角忍不住扬起个笑。

  他简直是发自内心地“喜欢”上张幼双了!这小妞没那么多古板的习性,简直再和他脾性胃口不过。

  在她身上,唐舜梅敏锐地闻到了来自“同类人”的气息。不,说“同类人”其实也不准确,张幼双在某些方面甚至胆子比他还大,常常脱口而出一些令他都瞠目结舌地惊世之言。

  画画?

  张幼双想了想,果断摇头。

  她的画被放在唐触触旁边,这不是公开处刑么!

  张幼双很委婉,很含蓄:“还是算了吧?”

  “怕了?”唐舜梅“嗯?”了一声,“想不到你还会怕?”

  “那也是要分怕谁!”张幼双义正言辞地说。

  唐巨巨果然被她这个马屁拍得通体舒畅,哈哈大笑了两声,没再计较这个,拎着她又回到了刻书坊。

  吴朋义还在刻书坊里忙碌,他主要负责监督印刷生产,还包括产品营销上市这块儿。

  好端端的一个明艳的小少爷,忙得灰头土脸,几天几夜都没睡个囫囵觉,黑眼圈比熊猫还大,脸上一道一道儿墨印子。

  盯着面前忙忙碌碌的工人们,张幼双皱了皱眉,忍不住问出了一个一直在心头盘旋的问题。

  “咱们这刻书坊能不能做个……”张幼双比划了一下,“大拉页的海报出来?”

  “大拉页?”吴朋义和唐舜梅纷纷看向了她,二脸懵逼疑惑。

  这个问题也是张幼双旁观了许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问出来的。

  大梁的印刷技术比她印象中明清一代先进不少,印刷周期短,质量好,这一切的一切还得得益于西边儿来的传教士。

  要知道咱们老祖宗虽说折腾出了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活字印刷术”的应用却十分有限。

  早在11世纪中期就出现的“活字印刷术”,一直到明清时期甚至都没有得到推广和应用。

  主要是这里面存在着难以攻克与改进的原料、造字、印刷、上色等等种种技术和成本问题。

  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咱们的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不论是泥活字,还是木活字,还是铜活字,都是昙花一现,应用极其有限,始终未能代替雕版印刷术,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近代先进的印刷技术,才得以改善。

  而大梁受西方传教士的影响,这个时候甚至已经出现铅锡合金等金属活字印刷了!

  当时这让张幼双心里松了口气。

  天知道她不是理科生,什么改进印刷、造肥皂、玻璃什么的技术活她真的干不来……

  不过大梁的印刷技术,倒使得她不少构想都有了能够实现的余地。

  比如说这种大拉页海报。又比如说什么随书赠品啦,唐触触的普签、特签啦。

  除了时文话本还有什么报纸报刊啦……

  张幼双简单地解释了一下什么叫书内部的大拉页海报,什么叫周边之后,吴朋义和唐舜梅那两双桃花眼瞬间“蹭”地就亮了。

  吴朋义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个商机。如果真能做出这种大拉页的海报出来,那岂不是甩宝晋堂十八条街?!

  而唐舜梅却忍不住翘起唇角,拊掌大笑了!看着张幼双的目光闪闪发光。

  一个嘛,当然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值得更好的对待了,至于另一个嘛……又能尝试新的、稀奇古怪的事物,张幼双这小妞可真是他的知音啊!

  吴朋义活跃地举手表示:“这样,我这就去问问我大哥,看看能不能分出一批人手试试你所说的这种……嗯……大拉页。”

  唐巨巨也跃跃欲试:“我这就去画那什么大拉页要用的海报。”

  “因为大拉页是要折叠的,”张幼双向唐舜梅解释说,“所以在确定好尺寸之后,折叠的部分最好不要画脸。”

  吴骚年也是个风风火火的性格,去得快,来得也快。

  回来的时候,墨玉似的眼睛里跃动着兴奋的光芒,激动地表示,甲方爸爸吴修齐欣然地同意了!愿意拨出一部分人手试着折腾这所谓的大拉页出来。

  大拉页这事儿由于张幼双想起来的时候比较晚,经过讨论之后,只能安排在下一回尝试。

  三个人又忙活了一通,终于在天黑下来的时候,寻了个空隙喝了杯水。

  张幼双也没好哪儿去,和吴朋义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捧着茶杯萧瑟地叹了口气。

  明天就该上市了,虽然有唐巨巨背书,但他俩心里还是有点儿忐忑的。

  而这一切,就只能等明天见分晓。

  第二天一早,《镜花水月》终于在伊洛书坊成功上市,早在几天前,书坊就已经打出了广告,贴出了红纸的报贴,充分利用了唐舜梅的名人效应。

  报贴上的内容总结下来就这一句话。咱们书坊请来了唐巨巨来画插画!只此一家!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早买早享受,晚买哭着求,买了悔三天,不买悔三年!

  这极富煽动性的话语当然是由张幼双亲自操刀写就。

  要不是情况不允许,张幼双和吴朋义恨不得把唐舜梅也给挂上去。

  情况比张幼双和吴朋义预想得要好的多的多。

  天还未亮的时候,就有人上门来排队,想都不用想也知道是奔着唐舜梅唐巨巨的名气。

  “未曾想到这伊洛书坊竟然真的把唐舜梅给签下来了。”几个书生打扮的青年一边交谈,一边相继踏入了书坊内。

  望着手上这《镜花水月》的封皮,青年书生们交口称赞,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