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戏精美人第58节(1 / 2)





  夜风轻拂,月色朦胧,左右宫人很有眼力见地早早退下,将空间留给阙楼之上依偎着赏焰火的帝妃。

  等这场盛大的上元焰火结束,天色愈发晚了。

  “陆知晚。”

  萧景廷轻唤一声,却无人应答。

  他垂眸看去,只见她脑袋靠在他的肩头,娇颜微醺,乌眸轻阖,已然静静睡了过去。

  这都能睡?

  男人英俊面庞闪过一抹无奈,再看她睡得香甜的模样,眸色也不禁柔和三分。

  静静看了好半晌,他抬起一根长指。

  怕将她吵醒,只轻碰了碰她的眉心。

  恰逢一阵晚风吹过,数盏花灯明明灭灭,他低沉的呢喃响起,“朕便如你所愿。”

  ***

  元宵过后,也意味着春节结束。

  万物复苏,百废待兴,无论是民间市井还是朝廷衙门,皆恢复以往的秩序。

  在年后的第一场早朝上,萧景廷颁布了削藩令。

  整个法令一共有十大条,每条下又各有详细实行的注释,洋洋洒洒,总计近三千字。负责宣读的余明江全部念完,尖细的嗓子都有些粗嘎发哑。

  最后将黄册合上,再看殿内臣工们,或惊愕、或难以置信、或垂眸沉思、或眉头紧锁……

  神色各异,心思各异,却是心照不宣的沉默。

  无人敢出声。

  一是削藩令突然颁布,事涉重大,牵连极广,发言不慎,随时会丢掉小命。

  二是这道法令的精辟、尖锐、胆大、细致与完备,让人望而仰止,心头震撼且敬畏。

  内阁重臣们更是你看我我看你,暗自揣度着这削藩令是哪位深藏不露的同僚敬献给陛下。

  你猜我我猜你,一个赛一个的迷茫,最后还是齐齐将视线投向了顾首辅。

  站在最前排的顾首辅:“………”

  别看他,他也不知。

  也不知金殿内静谧了多久,龙椅上那金冠赤袍的皇帝沉沉开了口:“古往今来,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才是明君贤臣开创盛世之道。诸位卿家对此有何想法,尽管畅所欲言,莫要内秀。”

  虽是这样说,殿中仍是一片宁静,无人敢做这出头鸟。

  最后还是皇帝点了名,黑眸定定看向一品仙鹤紫袍的顾首辅:“顾公,你以为朕这削藩令如何?”

  顾首辅略显浑浊的眼珠微动,余光瞥了眼对侧面无表情的辽东王,胡子抽动两下。

  再看上首那精神奕奕的年轻帝王,心下哀叹,这老虎群里长大的老虎崽子,蛰伏多年,总算是露出利爪了。

  深缓一口气,他举起笏板,上前一步,针对那十则法令,一一发表看法,末了又道:“老臣愚见,若严格按照此法令的每一条执行,削藩大策完全可行。”

  首辅都表示了肯定,其余一干官员也立刻附和着。

  皇帝端正坐着,冕旒后的脸庞看不出任何情绪,只那时不时轻敲扶手的长指,表明着他还在听。

  待到朝会结束,皇帝从龙椅起身,单独传召辽东王养心殿议政。

  文武官员们三三两两从殿内退下,内阁官员们围着顾首辅,惊奇不已地议论着。

  “这削藩十论竟是陛下所作?”

  “是啊,这也太不可思议了,陛下他竟能……”

  内阁大臣们本想说,皇帝自即位以来,一直是个放荡不羁、性情古怪的撒手掌柜。

  无论是早些年太后垂帘听政,还是十六岁陛下亲政,这十来年的政令基本都是内阁所制定,太后和皇帝只要批红盖章便是。

  万万没想到,那个不着四六、只知与野兽为伍的皇帝,竟有如此出众才能。

  更难以置信的是,他今日说什么明君贤臣的……难道过了个年,陛下突然悟道了?

  顾首辅始终肃着面色,一言不发。

  待坐上轿辇,才意味深长地朝丽风殿的方向看去。

  难怪女儿将陆氏视作大敌,如今看来,那个陆氏果然有些手段。

  ***

  丽风殿内,陆知晚正和萧宁宁闲坐喝茶,尚不知前朝的风云变化。

  听闻萧宁宁不日就要离开京城,陆知晚柳眉轻蹙:“这么快就要回豫章吗?现在天气还未转暖,路上积雪都没融化,你不如再在京城留些时日,待到春暖花开再回。”

  因着赵文绍下落不明之事,萧宁宁牵肠挂肚,别人是每逢佳节胖三斤,她反倒消瘦了一圈,本就精致的巴掌小脸更小了,愈发显得楚楚动人。

  面对陆知晚的挽留,她牵唇扯出一抹浅笑:“多谢娘娘好意,只是我与母亲是为了探望外祖母而回京。一晃外祖母已逝多时,新年也已过,母亲实在记挂家中,父亲也写信叫我们尽快归家团聚。再说从京城回豫章路上也要耗费不少时日,母亲实在不愿再耽误。”

  陆知晚也知道萧宁宁迟早是要回豫章去的,但一想到原著剧情,一颗心还是七上八下,没个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