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卷尾总结(2 / 2)


  关于王笑的变革,如果探讨起来,我可能得说,这事要从1516年的空想社会主义诞生开始说,而一个现代人到了1650年我认为是可行的……

  大家也可以接着反驳我……

  但“我”不重要,重要的是“王笑”。我只是作者,存在感应该是越低越好。

  这本书写的是“王笑的志向”,而不是“王笑无所不能”。

  这是一本小说,而不是“论如何在1650年的封建社会实现民主政治,以及是否有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查资料、王笑不能,所以,他做的事当然会有很多错误。

  但我不能去改变他的错误,不然就太神化他了。

  这种事,我认为重要的是“他够不够坚定”,而不是“他是不是一开始就知道构建一个更好的社会每一步该怎么做……”

  ~~

  另外……

  我认为,世上没有绝对的正确,只在于想不想去做。

  如果变革真的是要在吃饱饭以后才去变革,那为何还要变革?

  如果变革,我们是知道它一定成功才去变革,那还叫变革吗?

  恰是因为艰达困苦、经济不发达、民智未开,才有那么多人前扑后继不是吗?不然他们为了什么?

  恰是因为不知道是否会成功,他们还去做了,才让我们后人一直记得不是吗?

  ~~

  然后,之前有一个单章,说的是王笑称帝后,臣下请他纳妃子。

  这个单章,想说的是女主的数量。

  我不敢对女主数量打包票,想表达的是……傅青主知道的,王笑有的名正言顺的妻子数量。

  嗯,这个是我没有说清楚,让大家误解了……

  但那个单章从来都不是结局,我划了三遍重点,它无关剧情、无关剧情、无关剧情。

  ~~

  关于下一卷。

  为什么还有下一卷呢,首先申明我不是为了吃烂钱,因为这本书并不赚钱。

  我写了一千章,想写的不是一个……王笑打败了多尔衮的故事。

  多尔衮只是所有人物里比较有名气的一个而已,不值得花一千章只为打败他。

  我之所以架空,偷懒、害怕、无知都是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想让这些历史人物中某个人成为大boss。

  我认为历史之所以记住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是大boss,大概就是因为……时也,命也。

  嗯……我想写的就是这个“时也,命也”。

  ~~

  然后,关于角色。

  所有角色大概都会有让人讨厌的时候。

  如果我想让他们不那么讨厌,办法也有——不让他们遇到道德困境、不让现实有悖于他们的想法。

  所以,讨厌一个角色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又遇到了一个道德困境,做出了一个与一部分人标准相悖的选择。

  然后我最近研究了一下,“让角色遇到道德困境”,是网文写作的大忌,而我从头到尾都在犯这个大忌。

  嗯……感谢你们包容我到现在。

  但这也是我想写的“时也,命也”的一种……

  ~~

  最后汇报一下成绩,今天或明天应该可以达到3000均定入精品,只差几个了。

  可能大家很难理解,这本书写了一年半,从十几个均定慢慢涨到三千。过程中很多人说你写的太垃圾、注定扑街,或者这个角色很讨厌那个角色很讨厌。

  我一直在说,对支持我的大家是真心感谢。

  都显得比较虚伪了。

  怎么说呢?比如你跑马拉松,实在跑不动的时候,有同伴陪着你跑,推着拉着你跑……嗯,就是那时候的心情。

  所以不是我矫情……是真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