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零二章 花朵(2 / 2)

“再说葵枝,自从跟了你,十多年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换过,什么事都紧着孩子!靠你烧炭能赚几个钱,她还要到镇上的大户人家做帮工才能养活家人。”

“如今笠和先生,这么大的商人亲自上门来请你,这是别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你却随口就回绝了,根本不为家里人的未来考虑。”

老头越说越气,有些恼火地一拳砸在炭十郎的胸口,“你这小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然而,随着老头这毫无征兆的一记轻锤,灶门炭十郎却突然用右手捂着嘴巴咳嗽起来,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弯曲着,看起来十分难受。

“喂——你这孩子,该不会……”

镇长的眯缝般的眼睛夸张地睁大了,心中闪过一丝不妙的感觉。

这场景太过熟悉了——炭十郎的爷爷、炭十郎的父亲,都曾有过这样咳嗽不止的症状!随后,便会在三十岁上下的年纪溘然长逝。

“咳咳咳咳——、咳咳——”

炭十郎压低声音,不想让木门外的孩子们听见自己的动静,额头上透出细细的汗珠。

他一边捂着嘴巴,一边回想着平时烧炭、练习神乐舞时的感觉,逐渐进入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状态——他屏蔽了自己的听觉、视觉和味觉,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完全到身体内部,利用意念和缓慢的呼吸,慢慢地将肺部淤塞的血管疏通,随后才直起身子来。

“你这咳嗽,持续有多久了?”

镇长见他状态好转,严肃地问道。难怪从前年开始,就是炭治郎那孩子下山卖炭了!

“有几年了。至于结束……估计就是今天冬天的事了。”

灶门炭十郎有着别人无法想象的特殊视觉,能清楚地看到自己肺部的病变情况,可以大致估计出自己丧命的时间。

“笠和先生的提议,我不是完全没有想过,但三四个月的时间,我没有把握在东京站稳脚跟。”

“而且,我还有很多东西要教给炭治郎那孩子,至少,家传的烧炭本事能让他暂时养活弟弟妹妹。”

当然,他也教会炭治郎,怎么看到那透明的世界。

炭十郎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哀而不伤,显得非常克制,仿佛要死的并不是他自己,而是别人。

镇长脸上涌出些同情之色,他明白了炭十郎的苦衷。

以炭十郎目前的身体状态,只怕去了东京,也干不了多久,赚不到多少存款。再说,那是东京,绝对不缺烧炭的工坊。等他死后,炭治郎只怕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而在这里,他们是唯一的烧炭人家。

这么一大家子的人,想要安然无恙地在大城市生活,要比在这里更艰难。

“我明白了。”

老头的声音有些无奈,治病这事,已经超出了他这个镇长能帮助的范畴了。

他眯了眯眼睛,“你身体的真实情况,孩子们知道吗?”

“我只告诉了葵枝。”

炭十郎垂下眼睛,“炭治郎那孩子,应该已经嗅到了,但是他只是假装不知道而已。”

炭治郎和他独处时,偶尔会悄无声息地流下泪来。

结合到自己母亲死前,就是炭治郎第一个发现了端倪,炭十郎并不认为自己的病情能瞒过炭治郎。

不过,他身为家中长子,又已经长大了,这是他必须承受的苦难……

“嗨!”

镇长老头跺了跺脚,为这家人的未来感到可惜的同时,又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注意到这一点。

沉默了一会儿,老头拉开木门,带着歉意地笑容朝被孩子们围成一团的笠和走去,只留下炭十郎一人在厨房中,轻轻拂去从嘴角溢出的血迹。

五分钟后。

灶门葵枝带着孩子在屋外与镇长和笠和先生告别。

笠和虽然是一肚子火,但是在这么美丽的妇人和可爱的孩子面前,也只能稍作忍耐。

“非常抱歉,让您白跑一趟,真的很过意不去。”

温柔的灶门葵枝双手捧着一个木头小盒,朝笠和所在的方向递了过去。

“这是?”笠和打量了一眼这盒子,发现这木盒没有上漆,应该是这家人自己做出来的容器。

“这里到东京还有一段距离,若您路上觉得饥饿,可以尝尝我做的饭团垫垫肚子。”

灶门葵枝介绍道,“这是我从婆婆那里学来的配方,饭团中所用的食材,是只有在每年盂兰盆节前后才会盛开的一种花朵,日出而开,日落而谢,非常罕见。”

“十分感谢,我一定会认真品尝的。”

这样贫穷的人家,能送这么一盒饭团已经很大方了。不过对于其味道,笠和并未有什么期待。

和三个孩子(六太才刚出生不久)告别后,笠和便和镇长朝山下走去。

“原路返回到镇子里太麻烦了。”

笠和有些不耐烦地说道。毕竟,盂兰盆节是前后是每年阳光最为旺盛的日子,多走两步就大汗淋漓。

“能从这里直接到镇子的出口吗?我的马车应该已经在那里等我了。”

镇长立刻回应道:“那就从这边的小路下去吧,不过,小路崎岖,如果不是本地人很容易摔倒,您可要跟紧我了。”

“好的。”

就这样,两人沿着山坡侧边的小路往村头去了,和从大路上山的弦一郎等人完美避开。

大约一刻钟后,笠和与村长告别登上马车。

这时,他看向了手中朴素的木盒,嘴里嘟囔了一句:“山里人家能做出什么好吃的东西……”

说着,他就打算将木盒扔到道路旁边。可一想到灶门夫人那张颇为秀美的脸庞,笠和还是抱着试一试也罢的态度将盒盖打开,紧接着便露出一丝惊诧之色。

木头盒子中,除了十二个码放整齐的饭团外,还有灶门葵枝所说的那种“只在盂兰盆节前后开放的花朵”。

那是一朵在阳光下盛放的、带着明媚色彩的蓝色彼岸花,它散发着扑鼻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而且每一片花瓣的根部,都有一团仿佛向外挣扎着的银色斑点。

“真美丽啊!”

带着笠和发出的一声感叹,这辆马车渐行渐远,朝着不远处的东京城走去。

一个以驱鬼为目的的节日,恐怕正在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