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章 五人小队(1 / 2)

第23章 五人小队

当天中午,我对爹和娘(小花她娘,和大叔)说去县城有些事儿,就急匆匆往县城赶去。

一下车我就在人群中见到了老李,我俩在车站附近,找了个饭馆子,要了个包厢,点了一桌子菜后,就把门关上,说起了那羊皮卷的事儿。

老李说他连夜破译羊皮卷上的内容后,有了个惊人的发现,羊皮卷上的文字,竟然是出自两个不同年代的。

羊皮卷的前半部分,用的是一种,就连老李都没有见过的文字!

据老李推断,那种文字,至少是在周朝以前。

也就是,洪荒年代,上古时期。

而羊皮卷的后半部分,却用了种接近商朝的文字。

现代史学上认为,在商朝被普遍使用的,是陶文,甲骨文之类的文字,但老李经过对比后发现,羊皮卷后半部分,用了甲骨文,陶文,以及很多种商朝时候的文字,糅杂在一起,就像是,很多人,共同撰写的一般。

我说:“你的意思是,羊皮卷后半部分,并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老李端起来手中的酒杯子,一仰头喝了个见底,把酒杯子放在桌子上后,就开口说:“这并不稀奇,几年前在河北出土的几卷战国帛书,就是出自多人之手,共同记载的,古人们这么做,无非是想更加准确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罢了。”

我似乎,知道老李要表达的意思了。

“那你怎么看羊皮卷前后两部分不同?”我问道。

老李说:“很简单,前半部分,是原文,后半部分,是译文。”

我心里咯噔了下。

果然不出我所料!

“以我目前的水平,要想破解前半部分内容,比登天还难,我需要一手资料,来完成破译,而这一手资料,需要去羊皮卷出土的地方找。”老李道。

我心说这老头儿该不是要问我,师父从哪里得到的这个羊皮卷吧?

尼玛师父从哪里得到的,我可真不知道啊。

但很快我就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老李吃了口才菜,说:“羊皮卷后半部分,我无法完整破译,但我连夜查了很多资料,终于发现了些线索。”

“什么线索?”

“无论是陶文,还是甲骨文,甚至其他文字,都反复提到了一个字。”

“一个字?”

“恩,‘毫’”

艾玛这老头儿还挺会卖关子,麻痹的正说呢,他这儿叫起来好了?

“你别光叫好啊,你倒是赶紧说啥字啊。”我说。

老李听罢哈哈大笑。

我说你笑啥?虽然咱人比较好,这大家也是知道的吧,但你也不能光叫好不说话啊。

老李说:“我的意思,是羊皮卷后半部分,反复提到了个‘毫’字,不差秋毫的毫。”

我心说你麻痹自己发音有问题,还笑话我,操。

“这个字,算什么线索?”

“‘毫’乃是商朝都城,而商朝都城,是在商丘,所以……”

“所以你想去商丘?”

“对,也许从那里,我可以得到第一手资料,从而破译出羊皮卷前半部分内容,帮你找到那种古老的方法。”

老李说的十分认真,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

我呢,自然是没的选择,为了救小花,别说商丘,就是龙潭虎穴,我也要去闯闯。

老李说羊皮卷如果真的出土于商丘,那就有必要下地底下,这地底下,那可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得把装备给准备好,另外他会叫几个帮手,因为以他多次下地发掘的经验判断,这羊皮卷出土的地方,极其凶险!

最后俩人商量,五天后,县城汽车站集合,直奔商丘。

回去后,我就开始收拾东西,师父那本道士手册,自然是要随身携带,另外我还叫上了许小诺,我就寻思着老李有帮手,咱也得有不是?不然中途哪句话不对头,他要是打我,咋办?

许小诺问我去商丘干啥?我就说有点事儿,到了自然知道,他就没多问,只问了我啥时候出发。

这,才是兄弟。

兄弟,永远不问为什么要他帮忙,他只会问你,怎么帮?

我和爹娘说出远门,有些事儿,爹娘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小心点儿。

五天后,我和许小诺,提着大包小包,由爹娘送着,就坐上了往县城的车。

老李早就在车站等我了。

一下车我就看到了他。

老李身后,还站着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