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越后我嫁给了女主她哥第46节(2 / 2)


  雪肤花貌的美人儿,哭得眼睛又红又肿,鼻头也是红红的,极是可怜又可爱。

  那股不得不发的劲过了之后,她难免有些羞赧和不好意思。算起来她比娉娘还年长半岁,但不知为何她老觉得娉娘比她大很多。

  娉娘之于她,是最好的朋友,也像是一个知心的姐姐。

  “娉娘,我今天真是失礼了。”

  “我很高兴。”叶娉说:“世人常说人前笑人后哭,你能在我面前哭,说明你把我当成自己人。我们是朋友,朋友也有远近亲疏之分,所以我想成为你最要好的知心朋友。我不止想要分享你的欢喜开心,我更希望能分担你的伤心难过。”

  温如沁刚止住的泪又冒了出来,情不自禁地抱住了叶娉。

  “娉娘,有你真好。”

  “这话应该我来说。”叶娉拍着她的背,像哄小孩子一样。“你可能不知道,我有多庆幸认识你。如果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我。我能有今天,全是因为你。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

  没有温如沁,或许就不会有她的穿越。

  温如沁是叶家的大恩人,也是她的引路人。

  “娉娘…”温如沁再次哭出声,她何其幸运,能交到娉娘这样的朋友。她从不知世上会有这么一个人,喜欢她所有的一切,将她放在心上喜欢。

  “你不要觉得有负担,也不用去想如何回报我的这份喜欢。你要知道真正喜欢一人是不求回应的,恰如我喜欢郡王那样,只要能偶尔见上一面便已心满意足。所以我很庆幸,庆幸我还能时常见到你,与你这般亲近,我心中好生欢喜。”

  这个人美心善的小姑娘,如何能让人不爱。

  温如沁闻言,泪水流得更汹。

  她哽咽着,“娉娘…我真希望你是我嫂嫂。”

  第40章

  田嬷嬷原本憋了一肚子的气,后又被温御的出现惊得不轻。她几乎是不敢停留地出了公主府,惊惧不定地回到国公府。见到温老夫人自是添油加醋一番禀报,气得温老夫人拍桌而起。

  简直是目无尊长!

  婢生女就是婢生女,终归是上不了台面。

  温老夫人面色几变,怒道:“这样的亲事还不满意,我还真就不管了!”

  谢家的嫡子,若不是因着国公府这一层关系,岂能愿意娶一个庶女。若不是姓温,那个婢生女能有这样的福气。

  不知好歹的东西,居然还敢装病!

  田嬷嬷道最是知道温老夫人的喜好,主子不喜二房那边,别说是二姑娘,便是二公子也不喜欢。

  “二姑娘原本最是听话不过,也不知最近是不是受了谁的蛊惑,居然如此不辨是非不知好歹。郡王爷也是,听信一个外人的话,完全不把老夫人您放在眼里。老夫人您可是不知道,那个不知廉耻的叶姑娘有多嚣张,不知道的还当她是公主府的主子。”

  温老夫人又是一巴掌拍在桌上,心口开始剧烈起伏。旁边的大丫头见势不妙,赶紧让人备好安神汤。

  一碗安神汤下去,温老夫人渐渐缓了过来。

  这时,温夫人和温如玉来了。

  温老夫人看到她们,脸色好了不少。大儿媳妇才貌双全,温婉贤淑,又是她自己亲自挑选的。这些年孝顺听话,事事都办到她心坎上,她是哪哪都满意。大孙女性情模样都随了大儿媳,最得她的欢心。

  不像二房那些个忤逆不孝的,生来就是气她的。

  温夫人关切问侯一番,然后在温老夫人忿忿的抱怨和田嬷嬷的补充下,很快知道公主府发生的事。

  温如玉掐了掐掌心,雪娘不肯嫁给谢五公子,难道真的想和她争沈世子?一个庶女,不就是仗着颜色好,凭什么和她争!

  还有那个叶娉,真是哪哪都有她。

  那两个讨人厌的贱人,为什么不去死!

  “玉姐儿,玉姐儿。”

  “…诶,祖母,孙女走神了。孙女实在是担心雪娘,害怕她被叶娉给带坏了。也怪孙女以前识人不清,还当叶娉是个好的。”

  “这哪能怪你,是那个上不了台面的自甘下贱。她不乐意这门亲事,我索性由着她去,我倒要看看她那个生母姨娘能不能为她谋一门高亲。”

  温如玉心中焦急,雪娘一日亲事不定,她心里就不踏实。别人看不出来,她却是瞧得分明,沈世子看雪娘的眼神不一样。

  那样的眼神让她嫉妒,让她害怕。

  她不能坐以待毙。

  正准备劝说祖母,一个婆子进来,在田嬷嬷的耳边低语几句。田嬷嬷听得皱紧眉头,低声转述给温老夫人。

  温老夫人脸一沉,怒道:“当真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被别人三言两语就哄去了,满车的回礼,真是好大的手笔。”

  她说的满车的回礼,正是公主府给叶娉准备的。

  叶娉简直是瞠目结舌,自己只提着两样自制的点心上门,换来的却是这满满当当的一大车回礼。

  七匹上好的布料,说是叶家七口一人一匹。茶叶点心若干,装了好几个盒子。四大筐庄子上送来的山货,干菜干菌还有干果。新鲜的菜一筐子,另有半筐子鱼虾。车子后面还系着两只活羊,一直咩咩地叫唤。

  这也太多了吧。

  “雪娘,这不合适。”

  所谓礼尚往来,差距太大在别人看来难免有打秋风之嫌。

  温如沁眼还红着,面色尚好。若不是怕扎眼,她要送的可不止这些。别说是库房,便是她自己也能拿得出不少东西。

  “不单是我准备的,东西也过了明路,我二哥那里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