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3)(1 / 2)





  深呼吸了一口气,手抚在了琴弦上。

  你们皆说我欠了你们的,那么今日,我就全部还给你们。

  希望你们以后,莫要忘了此时此景。

  众人:

  莫少珩在说什么?

  莫少珩手上的琴弦拨得更加的急促。

  声音在风中飘零,你们无粮食可食。

  敢问你们,是谁替你们借来了粮食?再不出几日,东唐的粮食就会送来凉京。

  在粮食上,我不欠你们。

  现在剩下的问题,无外乎就是。

  你们没有房屋可以居住。

  莫少珩又不由得想起了被父母丢弃的豆子,又加了一句,你们无法拉扯大你们的孩子。

  莫少珩的声音再大了些,那么我就替你们解决这两个问题。

  他这样的交代,足够让他下得来台了吧。

  莫少珩心中一叹,他上次游山玩水路过难民的地方,就发现了这两个问题。

  在莫少珩心中,这些难民的确可怜,若是能够帮上一点力所能及的一点忙,自然是责无旁贷,无关对错,无关道德,只是最基本的一点人性吧。

  只是没有想到,会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至于这些难民对他的恨,其实他没有放在心上,这是一个误会不是吗?

  要是他是这些洵州难民,面对让自己流离失所的罪魁祸首,恐怕能做得更绝。

  这些恨看似沉重,其实只要误会解除的那一天也就没有了。

  说完,在众人震惊得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向圣人的方向走去。

  众人还在发愣,莫少珩说的是帮难民解决住的问题?帮难民养孩子?

  这不可能,这样的工程太浩大了。

  还有孩子的问题,可比莫少珩收留的那些小乞丐多太多了。

  以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办得道。

  莫少珩上前,在众人都以为听错了的时候,拱手道,臣见难民日夜露宿于野,臣见难民中的那些孩子,衣不遮体,小小年龄就经历此等磨难,心有不忍。

  他愿意站出来解决问题,可不是因为他愧疚或者因为做错了什么,而是心有不忍,仅此而已。

  臣有一策可解决难民住宿问题和孩子养育问题。

  当场献策。

  鸦雀无声。

  哪怕圣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他还想着,在这么多人面前,被洵州难民诘问,该怎么应对才好。

  没想到竟然给了他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莫少珩继续道,圣人可派人去问问那些难民,若是臣帮他们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他们是否愿意应招去修建运河了。

  这些难民不愿,自然是因为莫少珩,而莫少珩要以题破题。

  众人:

  圣人:

  所以还顺带解决了招工的问题?

  事关重大,圣人道,你如何证明,你能做到这两件事。

  要是应诺了难民而做不到,修运河的事情就真的泡汤了,需要谨慎。

  莫少珩答道,此事简单,待我整理一番,不出三日圣人便知道结果。

  这?

  三日就可以了?

  莫少珩说得是不是太神奇了一点。

  但三日他们是等得起的。

  圣人答道,且与你三日。

  赵岚:

  原本他还觉得,他办不到的事情,朝廷也办不到,他的失责之罪就可有可无了。

  结果,莫少珩突然跑出来,随带将他遗留的问题也给解决掉?

  莫少珩心里也在道,他挖的坑,掉进去了还想爬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至于城外的难民,现在也懵得不得了。

  没有人能够想象,他们每天卷缩在不同的地方,餐风饮露,过的是何等猪狗不如的日子。

  这还是北凉这个时节炎热,晚上不冷的情况。

  若是到了冬季,他们都不敢想象,那将是怎样的灾难。

  可刚才,莫少珩说,会帮他们解决住宿的问题,不可能吧?

  但莫少珩可是当着众人,当着圣人的面说的,他就算再猖狂也不敢如此吧。

  还有就是,养孩子的问题,有些人拖家带口,家里不只一个孩子,的确也是心有余力而不足。

  莫少珩也能解决?

  一时间,震撼得都忘记了他们是来诘问莫少珩的。

  此时,那个老宫人又来了,让他们三日后再来此,圣人会给他们一个合理的结果。

  现在他们明白朝廷修水利,并不是真的要强抓他们去修,而是为了解决这次灾难专门拟定的朝令。

  若是他们没了理由还闹事,凉京卫怕就没有这么好说话了。

  难民带着新的疑问离开了。

  一场民乱就此而终。

  不过招工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而莫少珩,已经开开心心的下朝了。

  圣人给了他三天时间,只要三天内他能证明他的策略可行,这三天别人可管不到他干什么。

  他得回去好好睡一觉,站得他腰疼。

  在整个凉京都议论得沸腾的时候,莫少珩睡得特别香。

  镇北王府的人:

  外面的人都在说莫少珩定是在绞尽脑汁的解决问题,只有她们知道实情。

  南一倒是一点不意外,他以前每次以为都死到临头的时候,他们少师不也这样。

  久而久之都习惯了。

  三天时间,实在太短了。

  而莫少珩在这三天里面的行为,将人迷惑得完全不明所以。

  听说第一天,莫少珩去逛了布庄,买了一些布,然后没有了。

  哪怕镇北王府的人,也就多知道了一点,莫少珩带着那些布回来后,找了他们府上好些成衣匠过去,又找了余叔来府上,也不知道是要做衣服还是要干嘛。

  第二天,莫少珩去了东市,这次更奇葩,因为是带着府里的庖厨一起去的,买了各种各样的肉食。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镇北王府要办什么喜事。

  堂堂镇北王府的世子,竟然亲自采购,也是稀奇。

  然后又什么事情都没干。

  镇北王府知道得多一点的是,她们世子在庖厨那呆了大半天,当晚,各房的例菜中多了好几个古怪的菜色。

  听说吃过的姑娘们都夸了一句,味道不错。

  众人:

  第三天就更奇葩了,莫少珩根本没出门。

  他就是这么解决难民的住宿问题和帮难民养孩子的?

  但不知道为何,凉京的百姓竟然有一些习惯莫少珩的不按牌理出牌的性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