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13)(1 / 2)





  无论是香皂和染布,都需要太多的花了,只靠天然的野花的话,完全不够。

  他得种出花海来。

  现在洗脸还用的肥皂呢,莫少珩总感觉怪怪的。

  莫少珩收集野花种子,可惊讶住了不少人,因为收购的价格可不低。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专门组织人采集的话,太费精力了,只得发动周围的农户一起帮着收集。

  但农户也有事情忙,不可能闲得没事干,漫山遍野的等野花的种子。

  所以得花钱购买,他们才会上心才会有动力。

  野花,在凉京百姓看来,虽然漂亮,但是没什么用不是。

  又被莫少珩的大手脚惊讶了一番。

  不过效果还算不错,莫少珩就在城门口设置了一个收购点,前来卖花种的络绎不绝,有的农户收集得多有的收集得少。

  莫少珩来者不拒。

  也亏得他镇北王府世子的身份,不然城门的守将早赶人了。

  现在他们凉京的城门口热闹到了不行,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运鱼的鱼车,送去三街之战的鱼府做成鲜美的食物。

  隔三岔五,一群群的猪牛羊,往东市赶。

  现在又有了收购野花种子的摊位。

  城内的热闹也不逞多让,因为科举洲试开始了。

  上一次还是各县的学子前来郡试,现在已经是各郡的读书人前来洲试了。

  相信其他洲也一样,都在迎接着本州各郡的学子。

  能走到这一步的学子,随便叫出一人,都是当地的才子了。

  所以,等他们进城的时候,还引起了好大的轰动,特别是一些特别出名的学子,连入驻的酒楼都张灯结彩的。

  科举之风,恐怕超出了朝廷上的贵族的想象,在百姓之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浪花。

  一群读书人进了凉京,第一时间就是不适应。

  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因为和他们以前的地方太不一样了。

  还有就是风气的不适应,连乱丢个垃圾,感觉都会损了人品。

  都是奔着仕途去的,这些方面多少都必须注意。

  还有就是那群无处不在的小学生,让人耳目一新。

  他们对这些小学生也不陌生,因为上次郡试的策论题,就是义务教育。

  能通过郡试之人,多少都对义务教育有些了解,哪怕当时不了解,仅仅凭自身强大的才华通过郡试的,后来也会因为此题了解一番。

  这些小学生,就是义务教育法的产物了吧。

  说实话,上次的考试,他们多少对义务教育产生的影响还有些模糊和未知。

  但现在,他们看到这些小学生,才真正明白,义务教育的意义何在。

  就像是一只庞大到无法想象的巨轮,将凉京推向了和任何城池都不相同的高度。

  凉京的百姓,都对他们天天都见到的小孩的改变,看在眼里,感到惊讶。

  更别说,这些突然入京的读书人,恍然间见到这些彬彬有礼,行为准则如同先贤书籍中刻画的一般的小学生,此时的震惊了。

  义务教育,在凉京试行的效果可见一斑。

  赵景澄等,也拿着纸笔,去采访那些读书人中的名人了。

  莫少珩都为被采访的人担心,读书人多少心里都是有些骄傲的,要是傲慢了一些答了什么不该答的问题上了报,在洲试中又没有达到同样的效果,怕是无脸见江东父老。

  凉京城的热闹,被科举洲试推向了高峰。

  等张榜那天,不仅考生和他们的家人父母去看榜了,凉京的好多百姓也去看了。

  在他们心中,能上榜者,能被称为天上的文曲星都不为过了。

  莫少珩听后也是觉得好笑,若这都是文曲星了,那等京试的结果一出来,在京试中脱颖而出的读书人又该被称为什么?

  当日场面之热闹,竟有史官去现场做了笔录。

  莫少珩:

  等以后,诸国商人前来,估计凉京又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此时的凉京,在凉京百姓看来,已经是他们前所未见的景象了。

  莫少珩也在为诸国的商人入凉京做准备,大力生产着纸笔书籍,糖。

  赵景澄他们府邸,也派人去了其他洲,开拓他们的工厂,莫少珩从自家的厂子里面派了老人前去协助,技术支持得到位。

  不出意外的话,来年,就要尝试在其他地方推行义务教育了。

  赵棣最近也特别忙碌,因为不知不觉,运河已经修了两年了。

  莫少珩还专门去问过赵棣运河修建的进度。

  赵棣说了一句,今年冬,应该就能修到凉京城外了。

  莫少珩都惊讶了好久,但仔细一想。

  修到凉京城外,也不过是计划中运河的一半工程,还会继续修下去。

  修一条运河,四年的时间,也差不多。

  不要忘了,是举一洲之力在修建,参与的工人不是任何朝代抓壮丁的人数能够比拟的。

  惊讶肯定还是要惊讶的,也就是说,来年的时候,他们城外就要有一条运河了。

  运河的好处实在太多了,除了灌溉周围的田地,它还是最好的运输途径。

  古时候山路崎岖,除了官道,其他地方都不太好走。

  可以说,河运在古时候,比陆运要方便得多。

  莫少珩想了想,不行。

  他得提前准备着。

  莫少珩说道,你下次去看运河情况的时候,将我也带上。

  赵棣一愣,莫少珩以前不是都不过问这事吗?有时候说起,也就随口说上两句而已。

  不过,现在运河已经修过来了,去看看也用不了几天的时间。

  莫少珩想去看运河,为什么?

  他想借助河运,就得知道运河的宽度还有深度,才能弄出合适在运河上运行的商船。

  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我们今天就出发?莫少珩说道。

  赵棣:

  你这简直是说一码是一码,毫无征兆地突然就热心起来了。

  莫少珩:好歹你也是修建运河的主官,怎么能这么不关心!

  赵棣:

  他一天处理一大堆关于运河的文书,这还不关心?

  得,让准备准备,亲自去看看呗。

  莫少珩的这次出行来得突然,所以除了赵棣,南一,还有护卫等,也就没有其他人了。

  赵棣也以为,这一去也最多不过来回不到一月的时间,他向朝廷给莫少珩告假,也是告的一个月的时间。

  结果,整整去了两个月。

  莫少珩在工地上呆得都不想走了。

  等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是冬末了。

  莫少珩一回来,就对赵棣道,我准备建一条商船。

  噗!

  赵棣愣是将才喝进嘴里的茶都给喷了出来。

  当真?一条商船的花费估计都赶得上建一工厂了。

  而且,北凉少河流,并没有建大型商船的经验,倒是南离,河流众多,听说画舫商舫特别流行。

  比如,他们现在建设的这条运河,就是从通往南离的一条大河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