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19)(1 / 2)





  凉京的百姓看他们的目光,也不再是看难民的目光,而是多了些敬重。

  等运河修到凉京门口的时候,连朝廷的大臣,还有圣人都亲自来了。

  整个工地,激动无比。

  莫少珩也去了。

  看着工地的工人,虽然皮肤黝黑了不少,但看上去十分的健康和健壮。

  身上的衣服虽然朴素,但不破也不旧。

  赵棣倒是没有亏待他们。

  赵棣要负责这么多人的生活,可不像莫少珩负责两百个小货郎那么简单。

  现在看来,赵棣做得还不错。

  圣人的驾到,让工人们休息了一天。

  圣人还进行了慰问讲话。

  莫少珩:

  果然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领导都好这一口啊。

  莫少珩看了看运河,然后道,圣人,现在春耕在即。

  何不先将这半段运河先通水?

  分成两截修,只需要在中间隔上一段,倒是可以先通水的,等完结的时候再打通。

  莫少珩又看向赵棣,可具备通水的条件?

  众人也不免看向赵棣。

  其实谁不想尽早看到河水充满运河。

  赵棣想了想,需将这末尾处理一番,即可通水。

  哗!

  莫少珩都不知道怎么形容现场的人的表情。

  圣人点了点头,也好,若是有了运河,倒是可以多开垦出来一些土地,今年也正好多种上一些。

  他凉京周围其实还有不少地是可以开垦出来的,以前因为没有水源,开垦出来也是白费劲,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

  再说,朝廷准备种棉花,也是需要地的。

  接下来的时间,朝廷开始组织百姓开垦新地。

  赵棣再忙着这一节运河的收尾。

  莫少珩则是忙着去看老匠人的商船修得如何了。

  现在不是马上要通水了嘛,他的商船也能排上用场了。

  他可是花了巨资才修起来的。

  与此同时,莫少珩也在赵棣旁边转得勤快了。

  赵棣,怎么?

  莫少珩笑眯眯地,你那收尾工作,能不能随便帮着修一个码头?

  要是让莫少珩自己修,又得招工人,又得是一阵折腾和花费。

  但若是由现在的这些工人修,就简单多了。

  反正你都要收尾,只是换一种方式,有一个码头,也能利于我凉京发展。

  其实是有点公器私用的,但莫少珩也没有乱说,这码头也不是给他一个人修的,是为凉京而修。

  一个码头也就一个停靠之地,方便运货,工程并不大,不然莫少珩也不敢提这样的要求。

  赵棣问道,倒也并非不可以,但得给朝廷足够的理由。

  莫少珩赶紧点点头,理由充足着呢。

  第71章 水稻和水车灌溉

  莫少珩除了想让赵棣帮着修一个码头。

  他自己也在忙着春耕的事情。

  无论是黄豆,甜菜,还是辣椒,花椒,白萝卜,都需要扩大种植。

  还有就是去年秋天他花费了不少精力收购的野花种子,也得洒出去了。

  当然,野花种子不能占用耕地,莫少珩准备洒在附近的几个山头。

  野花嘛,生存和适应能力是难以想象的。

  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他们运河就等通水了,也就是运河周围的耕地都将不缺水。

  莫少珩第一次在外域商人那收购种子的时候,其中有一车水稻,到现在都还收藏在仓库里面纹丝不动。

  水稻是什么?

  是一种能代替粟米成为主食的高产作物。

  粟米无论如何定向培育,如何提高产量,也不可能改变它基因的定性。

  颗粒小,收成低。

  一粟穗,大部分都是壳。

  所以,水稻对于北凉来说,才是真正的能改变北凉吃不饱饭这一现象的根源所在。

  在莫少珩收购的那么多种子中,甚至是棉种,又或者是丝绸的重要性,也比不上水稻来得重要。

  民以食为天,能吃饱饭,才是真正的关乎天下的大事。

  别看凉京现在看上去繁华了不少,但是各地,依旧和以前一样,根本发展不起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连吃饱饭这一点都还没有解决呢。

  北凉穷苦,贫瘠,天下皆知,情况和字面上这几个字分毫不差。

  莫少珩又去找了赵棣,听说圣人准备大势开垦耕地?

  这事儿已经有了定论,圣人准备沿着运河周围,将能利用的土地都利用起来。

  莫少珩说道,我们也去买一些开垦的地,最好能买到越靠近运河周围的越好,方便灌溉。

  赵棣:

  耕地十分的的有价值,是贵族财富多少的一种象征。

  赵棣说道,越靠近运河的耕地自然是越好,最近凉京各府邸都在争着购买,听说价格已经不便宜了。

  莫少珩:

  现在买耕地估计就跟现代买房子一样,现代买房还有一定的限制,但买耕地,就看谁更加财大气粗了。

  对于买耕地,赵棣是不反对的。

  在赵棣看来,买耕地是最稳定的,反而比建一些让人看不到结果的商船更让人省心。

  赵棣说道,你看看我们账本上还有多少盈余。

  莫少珩点点头,上次的钱除了还朝廷的,都拿去修商船了。

  但这不又过了这么久了,陆陆续续应该又有些进账。

  莫少珩查了一番账,又让赵棣去打听了一番新耕地的价格。

  结果

  现在摆着两个选择在赵棣和莫少珩面前。

  一是,大家都知道离运河越近的耕地自然越好,所以价格炒得有点高了。

  以莫少珩他们现在账本上的进账,买不了多少。

  二是,购买稍微离运河远一些的,倒是可以买不少。

  赵棣说道,远一些,就需要更多的农户抬水浇灌,需要消耗十分多的人力。

  利益自然被分淡了,所以价格便宜了不少。

  莫少珩眼睛一转,那倒不一定。

  麻烦是麻烦了一些,但未必真就灌溉困难了。

  莫少珩说道,我们就买离运河远一点的,说不得我们还占便宜了。

  赵棣一愣。

  也由得莫少珩了,反正都是地,不会亏。

  莫少珩大手一划,叫来管事,将所有的钱都拿去买耕地。

  不过,在开垦耕地的时候,给他们说一声,我们买这么多,价格也没让朝廷少,让朝廷在开垦的时候将地稍微挖得深一些。

  他这是准备直接开垦成农田。

  管事:

  很快,莫少珩大手笔买耕地的消息就传开了。大手笔买耕地的也不止莫少珩和赵棣他们,但别人买的都是靠近运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