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章(1 / 2)





  梁希宛笑着点了下头,说:“三姐姐,你放心吧,我和你可是不会客气的。”

  梁希宜拉住了她的手快步追上了白家姐妹们,虽然刚才梁希宛忽然在白若兰面前说要留下,让她略感吃惊并且有些不太舒服,感觉利用了白若兰的单纯,但是他们毕竟是姐妹,在山里的那些年梁希宛不停的给她写信,也算是她在这世上第一个朋友,如果可以她是很乐意帮助她的。

  不一会,众人便抵达容阳殿,宫女先去殿内禀告,让他们在殿外等候。白若羽发现她二人的脸颊都是红扑扑的,以为是太过紧张,宽慰道:“太后她老人家很好的,不用害怕。”自从上次同梁希宜在西郊一起大醉过以后,白若羽待梁家女孩十分亲切。

  太后李氏是豫南侯府三房继室白氏嫡出长女,一次意外偶然遇到了微服出巡的先帝,据说当时两个人并不知道彼此的身份,一见钟情,从而进宫伴驾,从一名小小的昭仪坐到统领后宫的皇后娘娘,其中艰辛可想而知,当然这身后也伴随着豫南侯军权的不断扩大,直至被封为豫南公。

  可是李氏子嗣困难,一个没有儿子的皇后在后宫不足畏惧,有人说这或许是先帝当年肯放权给豫南公的原因。但是世事难料,皇后在皇帝晚年暗中扶植,娶了豫南侯侄女小李氏的现任皇帝,并且助其以非长的身份顺利登基。

  新皇帝登基最初几年对李家颇为忌惮,对太后娘娘可谓言听计从,但是在渐渐将朝堂稳定之后,便开始企图夺取太后手里的权利,先皇后小李氏的去世是导火索,欧阳氏荣登皇后之位导致夺权之争正式爆发。

  这场争夺持续了五年之久,虽然大家表面什么都没有发生,实际上已经是箭弩拔张,血流成河,最后随着豫南侯府邸被流寇洗劫,三房一脉全部死绝画上终点。

  皇上为此震怒,接连罢了几任官员,全国发动面对流寇山匪的大规模清理运动,但是不管如何,太后李氏最亲近的一脉断子绝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太后娘娘平静的接受了这个事实,后来又因为豫南公大房二房争爵位一事,主动要求割除豫南公爵位,震惊朝野上下。

  在上一世的后期,梁希宜听李若安私下提及,原来豫南公三房那次流寇洗劫是皇上暗中授意,豫南公大房二房都参与的一场阴谋。归根到底还是觉得太后李氏已老,就算争夺权力赢了不也继续扶植皇帝的亲儿子登基吗?他们不愿意失去圣心,贪图豫南公爵位,于是演出了自相残杀的戏码。

  现任皇帝年轻时也是个聪明人,想要拿回权利,励精图治的干出点事业,利用了豫南公家族内部的矛盾,逐渐将太后李氏手中势力瓦解。在这场暗战中,虽然皇帝取得了最终胜利,却捧出了另外一个权利至极的家族,欧阳氏。

  皇帝担心欧阳氏成为曾经的豫南李家,于是宠幸镇国公府李氏家的女儿,抬高镇国公府的地位,同时格外看重五皇子,种种信息都在对臣子们授意,他要打压国舅一家了。

  但是此时的皇帝年岁已高,作为朝堂上向着未来看的官员们,做事情自然会留有余地。

  更何况欧阳家和李家不同,三个嫡亲的外孙都成活下来,谁都可以被扶植登基。所以皇上此次暗中打压欧阳家的力度,并未像当初处理李家那般,一路无阻。

  靖远侯更是吸取豫南侯教训,亲自教导家中嫡系男丁,一定要兄弟之间不得相互矛盾,将一切可能的争斗扼杀在萌芽处。真正能够毁掉一个家族的人往往不是敌人,而是至亲至爱之人。

  梁希宜尚在思索之中,殿内的宫女已经再次出来,将他们迎入了荣阳殿。

  此时殿内除了太后娘娘以外,还有一位打扮的极其素净,看起来温婉端庄的女子,便是当今长公主,先皇后李氏的女儿,黎孜恒。

  她是皇后和皇帝感情最好时候的孩子,当时父亲不过是不被先皇宠爱的王爷,家中姬妾亦很少,名字中的恒字,或多或少的代表着当时皇帝的心境,希望他和夫人的感情如此字一般,永恒下去。但是时过境迁,许多事情都变得模糊了原本的模样,更何况是人心。

  梁希宜望着眼前的两个人,心底莫名的难过,太后娘娘再风光也不过是一名老者,她嫡亲族人,在她的风光之下,被亲人所害,尸骨无存。上一世她作为镇国公世子妃经常入宫拜见贤妃娘娘,会先抵达荣阳殿拜见太后,可是待的时间都不长。对于皇帝真心疼爱的李氏一族,太后娘娘怕是多看一眼都觉得反感吧,所以她同太后娘娘,长公主并无过深的交往。

  太后娘娘热情的拉着白容容说了好些个话,让梁希宜觉得非常惊讶,隐约想起上一世听说过的传言。据说豫南公三房一家并未死绝,有一户忠仆救走了在镇上求学的二少爷,潜逃至边关过活,后来考虑到三房主母是白氏远亲,索性投靠白家。白家偷偷将孩子收下,怕被皇帝发现,担心事情败露斩草除根,就顶替了自个家一户正好生水痘的孩子。

  原本这些八卦梁希宜都是当做故事来听的,此时见白容容这个根本不在京城长大的白家女子,同太后还有长公主那般亲近热略,而且还可以嫁入欧阳家做世子妃,不由得联想到一起,莫非白容容就是那个二少爷的后代吗?那么白容容的哥哥,白若兰的父亲呢?白家作为历史渊源颇深的家族,至今屹立不倒,还同众多氏族联姻,可见当家人眼力非凡。真是极少数可以左右逢源,又让人觉得顺理成章的氏族。

  “高个子的女孩就是定国公府的三姑娘吧。”太后苍老庄重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梁希宜浑身打了个机灵,急忙主动向前一步,恭敬的给她老人家行了大礼。她的动作极其标准,不快不慢,仿佛宫廷里教训嬷嬷般一板一眼,让众人眼前一亮,不由侧目。

  “这孩子不错,明明拘谨却显得从容淡定,给人感觉本分诚恳,不像是能够惹是生非的主儿,怕是从头到尾都是孜玉那丫头太过淘气,惹到人家了吧。”长公主黎孜恒的声音很温柔,她刚刚丧夫,身体变得极差,被太后接入宫里,整日里念佛诵经,气质超然自得,仿佛世外之人般清幽。

  梁希宜心里紧张极了,长公主说的孜玉应该就是三公主吧。难怪她还纳闷太后娘娘怎么会见她这个小人物,看来果真被三公主扎针了。只是如果用这个梗扎她的话,未免有些弱爆了,因为三公主完全不占理。

  白若羽听到此处,忍不住上前一步,道:“禀太后娘娘,公主殿下,三公主同梁三姑娘的事情确实不怪梁三姑娘,这事儿我还参与了呢,至今觉得有些对不住三姑娘的。”她原本就打算借着这次入宫的机会同梁希宜说清楚,否则心里难安。毕竟当初骗梁希宜去院子的人是她。

  梁希宜感动的看了她一眼,很多人都会对别人说道歉,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何况他们是在皇宫里,在贵人们面前,若是被三公主和皇后的眼线知道了,白若羽必然受埋怨。

  “哈哈,这事儿真是奇了,若羽都帮她说话呢。刚刚也有个小子在我这里,千说万说的往自个身上揽责任,为此还同孜玉当场吵了起来,搞的阿雪拽着两个孩子先离开了。”太后调侃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笑意,似乎并未生气。

  梁希宜微微一怔,猛的想起,当今皇后不是就叫欧阳雪嘛。是说因为她这个小人物,还有人和三公主在皇后面前大吵一架,哦,老天……对方要有多恨她才乐意这么帮倒忙。

  黎孜玉是欧阳雪的亲闺女,她可不会像太后娘娘和长公主似的那么客观。

  必然认为自家孩子单纯良善,别人都是心机颇深,矫揉造作……

  梁希宜忽然有一种特别不好的预感。

  作者有话要说:1处的过年场景描述借鉴百度参考。

  ☆、43训斥

  荣阳殿

  窗外明亮的日光透过纱窗投放进来,映衬着太后娘娘暗金色长裙是那么的耀眼。

  梁希宜听着他们的调侃,猜测到帮她说话的小子应该就是欧阳灿喽。

  一个是皇后娘娘最为疼爱的亲闺女,一个是皇后娘娘很是倚重的娘家亲侄孙儿,两个人在太后娘娘和长公主面前,不顾形象的吵了起来,还是因为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姑娘,想想都知道皇后娘娘该是多么的尴尬,多么的恼羞。

  难怪连太后都忍不住特意把梁希宜叫过来,就是想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

  梁希宜其他言语凛然听不进去了,完全陷入沉思之中,琢磨如何立刻全身而退,回家睡觉。

  太后娘娘转过脸,分别问过几个女孩子们在读什么书,平日里都干些什么。

  不过半个时辰,太后娘娘就有些困乏起来,长公主见她面露疲倦,象征性的发了些小玩意给姑娘们把玩,同时命宫女伺候太后休息。

  梁希宛的表现中规中矩,但是也算在太后和长公主心里留下印象,知道定国公府有个四姑娘外表柔美,举止端庄秀丽。所以梁希宛也算不虚此行,心里十分满足。

  贵华殿派宫女来接白容容,传令皇后娘娘也想见见梁家三姑娘。梁希宜嘴角一阵抽缩,该来的果然躲不过。她始终面带笑容,乐呵呵的陪同在白容容身边,随着大家一起前往贵华殿。

  白容容这棵大树她一定要攀附得当。

  自己的行为举止再小心一些,大不了就是一阵调侃,总不能莫名被皮肉伺候吧。

  这里是皇宫,皇后娘娘又是名门贵女,宅斗多年荣升正妻之位,不会像三公主般小孩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