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第45节(1 / 2)





  “可莫少珩导致的难民涌入凉京,无家可归又该如何解决?”

  说话的依旧是御史大夫周正安,眼观鼻鼻观心,就像说话的不是他一般。

  不仅莫少珩,众人也是一愣。

  但周正安的话也未必不在理,莫少珩解决了难民粮食问题虽然难得,但与他引起的国战导致的难民问题,也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莫少珩也叹了一口气,南一的身份不公布,他这罪名是怎么也洗不掉的。

  这时,上位,圣人威严的声音传来,“此事暂罢。”

  众人没有说话,周正安刚才的话虽然在理,但七日前,莫少珩答应七日之约时,他们认为莫少珩怎么也不可能完成,所以虽然没有明说但默认了他以此来免罪。

  现在人家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你又来问责,多少有些故意为难的意思。

  周正安怎的能像没事人一样故意说上这么一句?

  莫少珩看了看周正安,这人有些蹊跷呢,突然笑了,向对方拱了拱手,“这位大人说得在理。”

  噗!

  真有人口水都喷出来了。

  莫少珩这又是哪根筋不对了?没看到朝中大部分人都没有提这事了,他还自己往刀尖上碰。

  莫少珩心道,此时是没人提了,但大家心里的刺依旧在。

  莫少珩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公布南一的身份还他一个清白,但如果不尽量拔掉众人心中的这一根刺,就算朝廷不对他问罪了,但以后他依旧寸步难行。

  再说,周正安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不难啊,也就他耍耍嘴皮子的事情。

  莫少珩突然对周正安道,“这位大人,我北凉贫瘠,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周正安:“……”

  怎的突然转开话题有此问?

  众所周知,他北凉贫瘠,是因为一向干旱少雨,水源不丰,没有足够的水源灌溉田地,产粮不够。

  这是地理使然,谁也改变不了的事情。

  前朝的前朝,就有位陛下非要兴修水利,引河流入境,结果劳民伤财,水利才挖了个开头,就因众怒难平,亡国了。

  前朝,也有位陛下有了这等心思,可最后也没有敢。

  别说前朝,先帝也有这心思啊,毕竟是有利北凉千秋万代的事情,北凉太需要灌溉的水源了,但北凉的情况又不允许,只能望而兴叹。

  莫少珩继续道,“我记得我们北凉有一条修了一个开头的运河。”

  众人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那条前朝的前朝修了个开头的亡国之河,莫少珩该不会……

  那运河动不得,那可是有可能毁灭江山社稷的大事。

  连莫少珩名义上的老师范寇脸色都变了,莫少珩这是要惹出事端来,当即呵斥:“休要在言。”

  莫少珩道,“老师何必惊慌,我也不过提上一句,诸位不应我,我还能奈何这金殿上的诸位不成?”

  众人一愣,好像的确有些杯弓蛇影。

  莫少珩继续道:“前人不敢修运河无外乎三个原因,一,粮食不够,二,征工困难,三,付不起工钱。”

  众人心道,说得倒是在理,那因修水利而导致毁灭的王朝,可不就是没有粮食没有工人没有钱,还要强行修建,抓壮丁奴役百姓搞得天怒人怨,最后国亡了,运河也不了了之。

  莫少珩朗声道,“但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诸位大人想一想,现在是不是有大量的难民涌来了凉京。”

  “我们现在借到了粮食给他们,但若是就这么直接给他们,他们停留在凉京外,又无所事实,会不会生出一些事端?”

  “我们何不如召集这些难民去修那运河?让他们以工换取食物。”

  “一来他们有事可做,就少了生事的可能,为朝廷省了麻烦,二来,他们也有了饭吃,不用在忍受饥饿,也会感激朝廷。”

  “救济难民是朝廷的责任,但以工代赈未尝不可?”

  三嘛,莫少珩没好意思说,作为难民,有一口饭吃就已经十分满足,这样就能活下去,工钱什么的要求极低甚至没有都有人愿意。

  当然这太不人性了,莫少珩加了一句,“至于工钱,我不建议分文不给,但若是朝廷实在拿不出,可以承诺免去一些他们以后的税钱,一家子的税钱也是不少的,按照修建的时间长短来具体决定免除多少年的税收。”

  凭自己的劳动活着,总比每日等着别人的接济活得有尊严。

  修运河期间,朝廷也有了时间安排这些难民以后的去处,毕竟洵州什么时候能收回,他们什么时候能重返故里谁也说不清。

  也算给朝廷解决问题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修建水利,对于我北凉来说,是功在千秋之事,可不可行,自然不是我莫少珩说了能算,还请各位大人自行估量。”

  整个朝堂上都是莫少珩的声音。

  等莫少珩停下来的时候,所有人的呼吸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所以,不仅解决了难民的问题,还顺带修了一条想修但谁也不敢修的运河?

  莫少珩说的话有多诱惑人,恐怕连他自己都猜想不到。

  虽然说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莫少珩却将时机二字说得明明白白,这世上之事,最难的就是时机合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