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吹皱一池水(2 / 2)


  “东宫那里,你究竟要怎么办?”

  郑靖业长叹:“我本将心向明月。”

  顾益纯不吃这一套:“你要想哄谁,没有哄不了的。”

  郑靖业笑了:“也是。”

  ————————————————————————————————————————

  郑靖业一点也不想哄这个太子!有啥好哄的?瞧他一直以来欣赏的那些人,无不是装x高手,郑靖业最恨人装x,而且,太子欣赏的那些人,大部分是跟郑靖业不对付的。光看这些人,就知道这个太子没什么前途。

  郑靖业这是冤枉了太子了,想太子册封之时才十二岁,配置啥的全是皇帝给的。皇帝还是疼儿子的,尤其重视国储,给他配了最装x的班底。众所周所,装x这种事情,世家最在行了。

  扶额。

  相府与东宫之争,罪魁祸首其实是皇帝啊!

  甭管是什么原因让两处不合,郑靖业和萧令行扛上了却是铁一般的事实。两边都比较痛苦。郑靖业代表中央政府,他才是实际上的国家二把手,太子现在只是个“一把手的预备役”——并不能调动使用国家资源。郑靖业的痛苦就在于,太子手中资源有限,但是,郑靖业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把手,而太子只要等皇帝死掉就可以正位。

  根据夺嫡定律,太子一定是诸皇子里最蠢的那一个,不然也不会被人搞掉。事实并非如此。能当上太子,必须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不然他也当不了太子。比如现在这个太子,在所有皇子的妈都不是皇后的情况下,他占了一个“长”字,这就大有可为。

  他还借着岳家,织成了一只关系网。他长子今年已经十二了,马上又能再结一份亲。他本人近年来虽屡屡受到打击,却是有一个“未来皇帝”的大饼顶在脑袋上引人向往。

  郑靖业从穷得几乎要讨饭混到帝国宰相,能力更不用说——他最灵异的地方就在于他从来没有被降过职,跟他作对的人无不死相凄惨。实在是比顾益纯的乌鸦嘴还灵异。

  对上这么个人,太子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人一旦心理压力过大,就容易举止失措。尤其是太子自从十二岁被册封以来,已经很少遇到这样的压力了,一时难以适应,居然硬扛上了郑靖业这个丧门星,以至于连连失利,唯一的胜利就是让于元济回京。

  太子现在因为着急出了昏招,幸而他还好狗运地娶了一个太子妃。太子妃是个聪明的女人,她向太子建言:“殿下何必与宰相相争?宰相是皇帝的宰相,让圣人看到您与宰相不合,圣人要怎么想?”

  太子暂时冷静了下来:“依你怎么着?”

  太子妃陈氏轻声道:“不知道圣人是个什么意思?”

  萧令行光顾着郑靖业了,忘了他爹的想法。猛然想起来,他已经很久没有跟他爹沟通了。他忙着巩固自己的势力,忙着与世家沟通,忙着学习以期交给他爹一份光鲜的成绩单。偏偏忘了他爹。

  现在想弥补也有些来不及了。他妈死了,父子之间少了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皇帝那样宠爱苗贵妃,东宫与苗妃的关系实在不咋地,想从苗妃手里抢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我已许久没有与阿爹好好说说话了。”

  “殿下现在去寻圣人,难道能够直接问:阿爹是否对儿有何不满?如果不是不满,怎么让郑靖业欺负到东宫头上来了?能这样问么?每一道敕令都是圣人亲自下的呀!”

  萧令行想了一下,道:“你说呢?”

  “你们总是父子,做儿子的关心父亲的起居还需要理由么?日日相处,亲父子总比外人亲近,”又叹了一口气,“说不得,我再多往昭仁殿跑跑。”

  “委屈你了。”

  夫妻二人都不大瞧得上苗妃,这女人出身不高,性格也不讨喜,一点也不谦虚不说,还坐着受太子夫妇的礼,真把两人当儿子看了。不幸的是,皇帝还乐见这一情况发生,认为苗妃毫无心机,对东宫很是赤诚。相反,东宫的表现就有点差强人意了。说实话,苗妃刚入宫时的表现也令人汗颜了一点儿,东宫看不上她也是正常,丫还没东宫年纪大呢就摆起谱来。

  相看两相厌。

  陈氏是绝对看不上苗妃的,后宫里如淑妃这样的名门闺秀才能让太子妃比较心甘情愿叫一声“母妃”。

  既不喜欢,那就少见一点。

  现在要重拾关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苗妃又不傻,谁跟她亲近谁跟她疏远她还看不出来的话,就不要在后宫混了。所以萧令行才说陈氏辛苦。

  萧令行自己也去找他爹联络感情。

  皇帝很意外:“你怎么有空来陪我啦?”

  说得萧令行心脏一缩,低头道:“儿忽觉近来没能时时尽孝,心中不安。”

  “你有这份心就好,你是太子,孝不孝的,不在乎是不是时时承奉朕前。你用心理政,做一好储君,就是最大的孝了。”

  萧令行蹲跪下来,扶着皇帝的膝头:“不见阿爹,心实不安。不闻严训,恐生懈怠。”

  皇帝心情很好,摸着儿子的大头:“汝儿女已老大,尚作儿女态耶?”

  萧令行趁势说出了自己的烦恼,觉得东宫的人员流动过于频繁,表示:“他们怎么就总是惹出这样那样的事呢?真是让人伤心失望。”

  没想到,皇帝居然答道:“这就要看你的识人之术了,不要光看着谁人道貌岸然就全信了他。也是我不好,只道名门大家之人另的不说,道理还是懂的,没想到,”慈爱的眼神,“委屈我儿了,”精神一振,“倒是亏得郑靖业精忠体国,很为我儿着想……”

  人家郑靖业说了,东宫是皇帝的东宫,太子是皇帝的儿子,不应该由臣子来指手划脚。不过,作为臣子,他不能容忍有人教坏太子,如果东宫有什么问题,他会如实报告皇帝的。皇帝很高兴,认为他很忠心。

  萧令行哑然。

  与皇帝的沟通不太成功,萧令行却有了意外的收获:他爹现在的想法。也算是让人满意了。

  陈氏对在昭仁殿遇到的一切却感到极不满意:她十分不幸地遇到了御医宣布苗妃怀孕的精彩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