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0章血战沈阳





  满桂收起望远镜,凌厉的目光从身边每一名士兵的脸上扫过,厉声喝道:“早在两千六百年前,沈阳就是我华夏疆域,近年来为建奴所夺,如今我们守卫沈阳,天下人都在看着我们,无论胜负此战都将载入史册。

  胜了,人人有银子花,有婆娘耍,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接天子检阅,无数小娘会自荐枕席,一天睡一个能把你们榨干。”

  将士哄笑。

  “若是败了天下人就会说我们,七八万人守沈阳还被建奴打下来了,骂我们都是怂包,苟货,你们想那样么?”

  “不想!”将士们铿锵喝道。

  “告诉我!你们想那样么?”

  “不想!”

  西城墙上所有关宁军用全身力气近乎咆哮着回答着,满桂这才点了点头,“那就让我看到你们的行动,传令兵!”

  “将军有何吩咐?”

  “通知炮营,等建奴进入最佳射程后自行开炮攻击他们的攻城器械,炮弹不多省着点用。”

  “是!”

  城墙下,无数名的蒙古战士高举着手中的武器,推动着沉重的攻城器械,缓慢向城池逼近,从高处往下望去宛如群蚁聚集一般,一眼望不到边际。

  庞大的军队仿若大片的乌云向沈阳城飘去,他们所带着沉重的威压,令人望而震悚。

  城池上,关宁军的将士也已经准备就绪,他们肩负着沉重的使命,身为军士他们渴望荣誉与战功。

  如汉时霍去病的军队,在草原上军士们饥一顿饱一顿,霍去病连天子赏赐的食物都随意丢弃,将士们依旧愿意跟他作战,将士们可以忍饥挨饿,但不能没有荣誉。

  将士们站斗志高昂的站在城墙之上,遥遥面对着前方庞大的敌军,准备与敌方决一死战,绝不肯将沈阳让给建奴。

  当攻城的蒙古人进入八百步的位置上,连不断地炮声响起,沉重的炮弹在天空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后,狠狠砸在蒙古人军阵中。

  蒙古人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站的相对分散,炮弹爆炸的气浪只能波及一两个人,但是所产生弹片依旧能使不少蒙古人受伤。

  第一轮只是试炮,仍有不少炮弹砸在了攻城器械上,但迫击炮的威力终究比不上红夷炮与定辽炮。

  要是这两种炮,一发炮弹下去,蒙古人的攻城器械最少也得被炸开一大块,命中关键部位更是能一炮轰散。

  而迫击炮虽然射速上去,威力却不及定辽炮的五分之一,打在攻城器械只能炸开一个很浅的弹坑。

  溅射的弹片也没法穿透沉重的木头,即使打在关键部位也得两三炮才能击散攻城器械。

  从八百步起,蒙古士兵完全是拿命在推,当进入三百九十步的距离后,一些人开始停下将沉重的石弹搬上攻城器械。

  在一个个百户长的呵骂中,长长的臂杆挥出,将上百斤重的巨石凌空抛出,数十块巨石在空中旋转,呼啸着砸向城头。

  巨石划过天空,远远落在城头之上,发出沉闷的震响,数名关宁士兵被巨石击中被砸成一滩肉泥,鲜血涂地。

  “将军,是回回炮!”

  “看到了。”

  满桂拿着望远镜有些不屑的哼了一声,三四百年这种叫做回回炮的投石机还算先进,甚至一度是宋朝军队的梦魇,在那场长达六年的宋元襄樊之战中,回回炮出力不小。

  宋朝军队亦曾仿制并用于战守,但宋军的投石机与回回炮不可同日而语,宋朝仿制出来的投石机只能发射几十斤重的石头,射程也近,显然与回回炮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

  一座座城池在回回炮怒吼下被攻克,从长江到南海崖山,宋军优势的水师也在回回炮打击下被轰击得支离破碎,最终如同亚欧诸国一样被彻底征服。

  然而回回炮能在当时横着走的,但在现在他已经是落后的老玩意了,早在大明中期,明军大规模装备火炮后,就再也见不到这种投石机了。。

  炮营士兵也注意到回回炮的出现,一些炮手开始瞄准迫击炮射击。

  回回炮在390步的地方射击,其他攻城器械也不曾停下,然而迎接他们是明军火枪手的攻击,关宁军身负守卫北疆之重任,是除了八大军团外唯一一支大规模装备燧发枪的军队。

  关宁军也愿意接受这种新式火器,一名合格的燧发枪手很快就能训练出来,而训练一名合格的弓箭手最少有一两年的时间。

  铅弹射出,发出如爆豆般翠响,一名站在冲车旁的蒙古兵被铅弹射进脑袋,当场阵亡,更多的蒙古兵被铅弹击中要害后鲜血迸流,惨叫着向后倒下。

  闷响声与惨叫声在城头此起彼落,不时有人被重石砸中,或者是被铅弹打死打伤,城头上下遍布鲜血,空气中开始弥漫血腥味。

  连炮营也被投石砸中,十几名炮手被砸死,三门迫击炮被巨石压的变形。

  身材魁梧的炮营营长昂然而立,高举战刀,放声大喝道:“都别停继续放,让狗鞑子看看咱大明火器的厉害!”

  炮弹、铅弹在城头落下,城墙上不断有巨石抛起,而一种攻城器械井阑也进入了攻击范围。

  井阑是战国时期的墨子发明的,井阑是移动箭楼,可攻击城墙上敌军的攻城兵器,架上它,任何兵种都可远射。

  躲在井阑上的女真弓箭手不再遮掩身形,张弓搭箭,在一片令人头皮发麻的吱吱声中,一张张草原弯弓被拉至满月,羽箭如流星般射向城墙上的明军士兵。

  女真人射术极准,每一箭都能带走一名明军士兵的生命,至少有十几辆井阑进攻西城墙,虽然有的上面是蒙古人在射箭,但他们射术也不错。

  仅一轮齐射就有一百多明军士兵倒在了地上,至少上百名士兵躺在血泊中呻吟,还有几十名士兵更是被利箭直接射穿了头颅或者心脏要害,倒在血泊中再没有任何声息。

  而井阑车上的弓箭手们也不好受,毕竟他们身居高处,特别容易吸引火力,而他们踩着的井阑又不似云梯那般坚固,随时有被明军火炮轰击倾覆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