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6章京畿地震





  紫禁城,尚书台。

  地震过后的尚书台不到半个小时就恢复正常运转,大明建筑非常结实,尤其是官署,地震只会让建筑颤动,而不会倒塌。

  大明工匠的技术是世界一流的,在没有机械力量辅助的时代他们就造出紫禁城这么庞大的宫殿群,几百年的时光也未能让紫禁城倒塌。

  紫禁城随便里一块砖头上都有烧制工坊和负责的匠人名字,出了事很容易追责,匠人们讲究的使用最少的钱做出最结实的建筑,严谨程度比20世纪的德国人犹有过之。

  官吏们摆正桌案,捡起掉了一地的奏折后就能办公,地震后,他们惊讶的发现天子又回来了,颓废了好几天的天子再一次坐到那张坐榻上,一丝不苟的看着正准备发下的折子。

  而且,看上去精气神比几天前更好了,眉宇间不时闪过喜意让官吏们咄咄称奇。

  以往政务上取得进展时天子都是微微一笑,偶尔才哈哈大笑,像今天这样隐而不发的笑容还真是第一次见。

  两个时辰后,户部左侍郎李标才把这次京畿地震的受灾情况拟成奏表送到尚书台,朱由检一边看他一边说道:“启禀陛下,此次地龙作乱京师现有死者42人,倒塌房屋几十间,甜水井街出现一道长十丈二的沟壑,衙役已经封锁现场,城内王姓一家用餐时,全家老小被掩埋,无一生还…”

  “行了行了,工厂有没有倒的?”这是朱由检最关心的。

  “没有,按照陛下先前要求采用辽宁省筑房标准搭建,厂房非常结实。”

  工厂没有倒塌让朱由检放心了,在折子上写了个敕字,“那就好,让顺天府组织人手救人,工部低价帮助百姓重建房屋,再对京师建筑进行评测,一些要撑不住的房舍要勒令拆除,新的建筑一律采用混凝土结构。”

  “是。”李标捧着奏折缓缓退下。

  ……

  傍晚时分,朱由检在文华殿宴请张国纪,宫内尚膳监难得忙活起来,一道道菜肴被摆上餐桌。

  帝国上下奉行节俭,尚膳监的人手都比天启年间缩减了一半,菜肴自然也少了很多,但依旧是难得一见的美味。

  很多菜朱由检都是都一次见,比如作为主菜的一盘白菜,看着平平无奇,就是一般的白水炖白菜,可它能作为主菜,味道肯定不一般。

  张国纪想象中的满桌珍馐自然不会出现,十几道菜虽然他都没见过,但要那这说成御宴还太勉强了。

  “陛下,就这些了?”张国纪试探性的问了句,天子请客也不比一般豪商阔绰多少啊。

  朱由检到他身边为他倒酒,“陕西、河南等地都有大灾,连京畿亦有地龙作乱,大灾之年委屈太康伯了,朕敬您一杯。”

  “不委屈不委屈,已经很好了。”

  朱由检仰头将葡萄酒饮下,旁边小太监搭话道:“伯爵爷,这也就是您来了,平时陛下晚上就两碟小菜,今天这给您做够陛下好几天的份了。”

  “陛下就吃那么点?”张国纪大惊,“这身子顶得住么?”

  朱由检笑了笑,“太康伯不必担心,朕吃的不多,但次数多,身体顶的住的,咱入座。”

  坐下后,朱由检把一只鸡腿送到张国纪碗里,“太康伯和皇嫂聊的怎么样?”

  “还可以,就是一些家乡的事,宝珠很长时间不回家了,她娘想她就让我来看看,见她过的不错我也放心了。”

  朱由检仔细想想也真是这么回事,“这样吧朕派人把嫂子送回老家待几天,皇嫂也有段时间没回去看看了,回家乡看看对心情也好。”

  “就依陛下之意。”

  “来,太康伯与朕共饮一樽。”

  两人相视一笑。

  ……

  懿安娘娘要回乡省亲,这可不是小事,宫人们马上忙碌了起来,各种路上可能用到的东西都得预备齐全,光是娘娘可能会看的书就预备了三大箱。

  再有密封冰块水果的箱子足足装满了十辆大车,各种衣衫、珠宝,以及整整十大箱白银,这些都是从朱由检内帑里拿出来的。

  随行宫人多达六百余人,由千牛卫随行,大明第五骑兵师的骑兵早就在城外等候,清一色m35式钢盔,作训迷彩服和黑色马靴,腰间挂着马刀、子弹袋和几颗震天雷,背着骑兵燧发枪,气势凛然。

  朱由检把皇嫂送到城外,“嫂子,此次回乡千万珍重,国事繁重我脱不开身,替我向老人家带声好,就说等哪天闲下来我带礼物去看她老人家。”

  “知道了,我不在你也保重啊。”

  离别之前朱由检不免有些心伤,压那股情绪强笑道:“嫂子保重,有什么事就派人六百里加急告诉我,我一定解决。”

  “嗯,我上车了。”

  嫂子坐到辒辌车上把车门砰的一关,朱由检苦笑着摇了摇头,扯脖子喊道:“赵国强!皇嫂出点什么事你也不用回来了。”

  骑兵师师长赵国强一抱拳,信誓旦旦的保证道:“陛下放心,娘娘少根寒毛,末将自刎于军前。”

  车队缓缓前进,朱由检两手揣在袖子里,看着嫂子的车架离他越来越远,嫂子走了,暂时没人跟他说立后的事了,他终于能松口气了,他真是不想立楚盈袖。

  楚盈袖在他心里的地位根本不如嫂子,甚至还不如小怜,立她为后就真是为了堵住众人之口的权宜之计了。

  车架愈行愈远,直到在地平线上消失,朱由检还在极目眺望,一个小太监凑到他身后,“陛下,娘娘走远了,咱们也回去吧。”

  朱由检眸光微黯,神情略显落寞,嫂子就这么走了他心里还有点空落落的,“先不回去,去吴又可的试验场瞧瞧,听说那老头的可挺拼命。”

  吴又可跟伽利略那群大白天看星星的老头不同,他是个很专心的人,认准一件事就还会做得最好。

  本就对瘟疫感兴趣的他,有了显微镜的帮助可以看到世界的另一面,工作起来的认真劲儿跟朱由检有的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