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98章北方雄狮(1 / 2)





  欧洲局势风云变幻的时候,北方的瑞典也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17世纪的瑞典正处于北海争霸时期,如果没人干预,20年后瑞典会迎来属于它的黄金时期。

  即使现在还不是黄金时期的瑞典也是欧洲大陆不容小觑的强国之一,30年战争期间,瑞典加入新教阵营参战,并派兵深入神圣罗马帝国腹地。

  一战结束后,受《凡尔赛条约》的影响瑞典要向神圣罗马帝国支付一笔数额不小的赔偿金,但瑞典方面显然不想支付,对此,斐迪南二世也没办法。

  瑞典王宫内的长廊上,一位60上下的老人忧心忡忡的走在地毯上,老人灰色的头发带点自然卷,颔下垂着两绺茂盛的山羊胡子,油光锃亮的老脸白里泛黄。

  身上披着标准的贵族礼服,脸上表情很是凝重,他叫阿克塞尔·乌克森谢纳,瑞典首相,现在瑞典王国的实际掌权者。

  阿克塞尔跟在吕岑会战中战死的古斯塔夫二世是一起长大的朋友。

  古斯塔夫自幼就有‘狮性’,登基后更是雄心勃勃,他多次指挥瑞典军队击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天主教联盟军队。

  他是唯一历代瑞典国王中惟一被国会封为“大帝”者,清教徒则称之为‘北方雄狮’。

  古斯塔夫在世时,就认命阿克塞尔为他的首相,让他负责总理政务,而自己则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军事,二人配合默契,堪称世界历史上一对极其经典的“君臣黄金搭档”。

  阿克塞尔这位伯爵当首相时才20多岁,他是瑞典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和华夏历史上的李斯、萧何、诸葛亮差不多。

  他跟古斯塔夫的关系就像汉末的孙策周瑜那般,相互扶持,君臣一体,心心相印。

  狮王战死后,阿克塞尔继续辅佐狮王的女儿克里斯蒂娜女王,可谓鞠躬尽瘁。

  而他执掌大权也是克里斯蒂娜所希望的,克里斯蒂娜向议会请求等她18岁这年再登基为王,在此之前都由阿克塞尔继续执掌国家。

  尽职尽责的阿克塞尔维护了狮王去世后瑞典王国的权利,身处乱世,阿克塞尔深知国家不强,就有被人吞并的风险。

  北方雄狮的吼声再也听不见了,但是雄狮开创的军事制度并没有随他而去,现在瑞典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俨然是波罗的海地区的霸主。

  古斯塔夫在世时将首次将“职业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引入了军队和战争,其军事创新成为欧洲军队的标准和楷模,其“全新战术”影响西方军事达一个多世纪之久。

  无论在欧洲军事史上还是在世界军事史上,他都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伟大统帅,“现代战争之父”这一至高荣耀的桂冠足以使他矗立巅峰,傲视群雄。

  他的雄狮威名和汉尼拔、亚历山大大帝、恺撒、腓特烈大帝、拿破仑等帝王名将一样,成为西方顶级军事高手的代名词。

  瑞典还从俄国人手里购买了迫击炮制造工艺,花重金邀请大明工匠来对瑞典的武器生产线进行升级,瑞典已经可以自己制造辽炮、迫击炮、燧发枪、炮弹。

  甚至瑞典引进了蒸汽机技术后,已经可以自己制造铁甲舰了,速度比英国、西班牙、沙俄的三角同盟研究的还快。

  军事方面瑞典已无可挑剔,阿克塞尔还是发现瑞典存有致命缺陷——贵族权利过大。

  这不光是瑞典的缺陷,也是中世纪所有欧洲国家的缺陷,国家权利分散的太厉害,大部分权利都在贵族们手里。

  光瑞典一国,国内就有300名贵族,人人都有自己的领地,历史上克里斯蒂娜成为瑞典女王后,她在执政的10年间册封了17个伯爵、46个男爵和428个低级贵族,并卖掉或抵押了价值1200000瑞典银元的财产,以缴付他们的俸禄。

  在欧洲,权利分给贵族是很平常的事,本来阿克塞尔不会注意这点,可明国人的到来让他注意到了这点。

  明军对荷栏之战,明军为什么能轻易取胜?

  荷栏没有战略纵深是一方面,明国的制度是另一方面,明帝国的皇帝不用受贵族掣肘,皇帝可以行使很大的权利。

  意识到这点阿克塞尔就想效仿明帝国的制度,在瑞典来一次深刻而彻底的变法,他的老友完成瑞典的军事改革,他要能完成国家制度改革,死后也有脸见老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