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4章凶残的辽兵





  张智信长叹一声,但眼神很坚定地说:

  “所以我们做哨探的,就要更加认真捕捉各种信息,及时传回村里,不要让咱们村变成第二个无水村。”

  顾田从张智信的神态中体会到一种庄重,立即身上多了几分责任感和使命感。

  顾田出来做哨探,原本只是单纯地想开开眼界,长长见识,但是一路走来,所见所闻,让他有一种神圣庄重的感觉在心里滋生。

  原来哨探走对村里的生死亡存这么重要,这确实是要亲自成为哨探才有体会。

  他们一行穿过无水村。又走了十里路,就到了山下第一个大镇,叫做河田镇。

  河田镇的人口有一万多人,这里有一条丁字形的街道。通商贸易往来都是在这里交易。

  张智信不是第一次出来,所以老道地一一向他们介绍的这里的情况。

  顾田才知道,原来这附近一共有三个大镇,红水镇,河田镇和横水镇,三镇之间都差不多距离将近十里地的样子,串线成珠,在他们最中间的就是山木关。

  山木关往前1里。就是最靠近辽人的地方,也是楚辽边界叫做山水关。

  但如今山水关已经被辽兵攻破,张智信警惕地四下看看,见街上没有辽兵的影子,这才松了口气,对顾田和王诚道:

  “这里驻有辽兵,因此街上经常会有辽兵出没,你们看到辽兵,不要和他们目光直视,把头低下来,做规矩恭敬状。

  上一回,我亲眼看到,这里有个百姓,对着辽兵瞪了一眼,结果就被辽兵当场把手给砍了,眼睛都挖了出来。”

  “这么凶残?”顾田和王诚两人都大吃一惊。

  “辽兵就是野兽,没有人性的,咱们是来打探情况,不是来送命的,所以不必和他们现下计较。

  还有你们身上的路引带好,辽兵看到人是随时抽查的,没有路引,就会被他们以楚国探子的名义抓去,关进大牢里。

  这也是他们要钱的手段。要从大牢里提人出来,视情节轻重,一个人最少得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这是敲诈吧?”顾田惊呼。

  “本来就是敲诈,咱们这些老百姓一看就没有行伍之人的气质,他非说你是奸细,没有5两银子,就得一直关在牢里。

  大牢里黑乎乎的,都是蚊虫苍蝇,好好的人关进去,不赶紧救出来,不是疯了就是傻了,要么就是病了死在里面。”

  说到这。张智信自己都打了个哆嗦。

  顾田这才发现,原来下山做哨探危机重重,山下的百姓日子并不好过,还是他们在山上活得自由畅快。

  虽然山上穷,可以买的商品没有山下那么丰富多彩,但是,至少他们出门走路都是挺直腰板,不必这样畏畏缩缩,被迫做亡国奴。

  “哎,以前辽兵没打进来的时候,应该不是这样的吧?”顾田叹了口气。

  “那是以前,听说以前这里可富裕了。咱们马帮进货都到这里来,走一圈,基本上就能满足村里所需了。

  现在辽兵一来,生意也做不成了,能买的东西也少了,大家都活得畏畏缩缩的,有门道的,都早走光了。剩下的就听天由命了。”

  听到张智信这么说,顾田不禁叹惋道:“太可惜了,我以前都没想到要出山来看一看。真想看看你说的以前太平盛世的样子。”

  张智信嘿嘿一笑道:“其实我也没看到那幅胜景,我也是听马帮的人说的,我们第一次出来的时候,带我们的就是马帮的兄弟们。

  他们说以前这里可热闹了,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那时候和辽国的百姓处的也还可以。

  辽人会把马匹牛羊带到这儿来卖,还卖一些毛线毯子,酥油茶,马奶酒。但是这些东西都很贵,我们村里花销不起,所以他们也没有带回去过。

  现在呢,这里什么都没有了。商店关了大部分,大家都惴惴不安的,也不知道辽兵什么时候会清算百姓,能跑的都跑了。不能跑的都抱着随时赴死之心。”

  张智信的话,让顾田心里掠过一阵悲凉,他不由一拳头砸在路边的墙上,恨恨地道:

  “该死的辽狗!”

  “好啦,走吧,咱们也饿了,不要说这些丧气的话了,去找地方好好吃一顿。”张智信赶紧转移话题。

  村里给哨探补助了一部分伙食费,他们若想要吃好了,可以三个人把伙食费凑在一起,点些好吃的一起品尝。

  在张智信的带领下,三个人来到了一处看上去挺普通的酒楼,但是在他们看来,这样的酒楼,已经有点让人望而生畏了。

  换成以前,顾田哪里敢到这种酒楼里来吃饭的。远远的看一眼,然后就得绕道而走,因为没有钱。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他口袋里里有一两银子,一些零散的铜板,除了这些,顾念还在他的衣角最隐秘的地方,缝了四片金叶子。顾田心里可有底气了。

  顾田不让顾念给他带这么多钱,可是顾念说穷家富路,出门多带点钱没坏处,不时之需的时候如果没有带够钱,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了。

  顾田便问四片金叶子值多少银两,顾念告诉他,一片金叶子可以换一两银子,四片就是四两银子。

  顾田吓坏了,说带这么多钱干嘛?家里要盖新房,还需要钱呢。他出门吃住村里都有补贴,不用这么多钱。

  顾念不听他的,还是坚决把金叶子缝到了他的衣服里。

  顾念掐指换算过了,如果银子换成现代货币,一两银子差不多值一千元钱,只是在这个时候的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和一千元钱的购买力不可同日而语。

  这时候的一斤白米才九分钱,现代的一斤白米大约在三元多左右,一两银子可以买一千多斤米,一千元则只能买三百多斤米。所以等价的货币,古代银子的购买大约是现代货币的三倍以上,甚至更多。

  顾田出来相当于带了上万元,再换算一下购买力,大约是三万多元,这一趟出来时间也不会长,一周之后他们就要回去了,所以,带这么多金银,顾田觉得太多了。

  但是到了这样的酒楼面前时,顾田底气十足了,抬脚进去时腿也不发软,这时,他才明白顾念给他那么多钱的重要性。

  口袋里有了钱,他就有了昂首挺胸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