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章(1 / 2)





  大致意思是今日父皇夸赞了颐哥哥的书比珉哥哥念得好,珉哥哥就有些不高兴了,她觉得珉哥哥少了些君子气度。

  母后就笑,你还知道君子气度?

  宋嫣儿便振振有词,颐哥哥就有君子气度!母后您不知道,在父皇面前颐哥哥都是让着珉哥哥的,其实颐哥哥过目不忘呢!而且珉哥哥惯来倨傲,时常自视高人一等,颐哥哥就不。

  煜王眼中一滞,自己的妹妹竟然如此看他?

  他哪里少了君子气度?凭何要宋颐之让!

  他也不信是宋颐之让他!

  恼意之际,却闻得母后欣慰声音,颐之懂事。

  煜王手中徒然一僵,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而后,便也觉母后看他的眼神不如弟弟妹妹亲厚,在鸾凤殿中闻得宋颐之和宋嫣儿的笑声就有些刺耳。

  ……

  再往后,宋颐之日渐脱去稚气,聪颖和才能便越渐彰显出来。

  宋颐之有过目不忘的天赋,骑射还不逊于禁军中的佼佼者,举手投足间的气度风范有时连他都几分不及。

  太子一直未立,朝堂之上风向举棋不定。

  煜王心中天平就逐渐失了制衡。

  分不清有意还是无意,兄弟的言辞摩擦越演越烈。

  他时有脸色挂不住,宋颐之却还会和颜悦色唤他一声“皇兄”。事后才晓,大凡此时父皇都在。

  宋颐之比他擅长揣测旁人心思。

  也更擅长演戏。

  煜王生性固执,一旦认定,心中对宋颐之的厌恶就与日俱增。

  ……

  久而久之,敬帝偏爱睿王,朝中人尽皆知。

  就连民间都有不少传闻,睿王才是敬帝钦定的继承人。

  宋颐之行事也逐渐高调。

  几年前的秋猎,宋颐之又压他一头。宋颐之所呈猎物皆是投其所好,父皇龙颜大悦,文武百官悉数看在眼里。

  他脸上甚是无光,便寻了文槿一处喝闷酒。

  返回帐中时,醉意不轻。

  恰逢父皇的赏赐之中原有一瓷器是他的心头好,宋颐之来了帐中送于他。

  醉意之下,只觉宋颐之的挑衅意味甚浓,连眼角的笑容似都带着惯有的刻意。而后稀里糊涂同宋颐之起了争执,顺手摔了瓷器。

  父皇听闻后,鲜有地斥责一翻,“你就这般容不下颐之吗?”

  语气中的盛怒,迄今他都还记得!

  而后,又觉父皇对他的态度也日益疏远。

  全拜宋颐之所赐!

  从那时起,他便几乎未同宋颐之说过话。

  兄弟二人形同陌路。

  ……

  敬平十年,多事之秋。

  父皇的左膀右臂昭远侯突然过世,宁正领了昭远侯世子阮少卿回京继承爵位,为昭远侯送终。

  而睿王也意外从马上摔下来,摔成了傻子。

  朝野之中就有流言蜚语,睿王成了傻子便再无人同煜王争夺皇位,阴谋论的矛头就直指他。

  可笑之极!

  可即便宋颐之成了傻子,父皇还是未提立太子之事。

  反而对傻子更为宠溺。

  他想,兴许父皇是信了流言的。

  也信宋颐之有一天会康复,才会让太子之位悬而不立。

  如今,又拿长风国七皇子来说事,暗指他容不下宋颐之。

  究竟是他容不下宋颐之,还是宋颐之成了傻子也容不下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