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96 封神榜(2 / 2)

摆出一副悉心受教的低姿态,林旭边听边点头,说道:

“赌一赌运气吗?好,总算有得赌,好过没得赌,多谢先生指教,在下这便告辞了。”

这时,郑铎一抬手阻止了林旭离去,说道:

“尊神暂且留步,郑某这里有一张封神台总图,虽是一份残本,或许对阁下也有些用处。”

双手接过这份图纸,林旭收好之后冲着郑铎一拱手,说道:

“今日大恩不敢言谢,容图后报,在下告辞了。”

在华夏古代建筑的形制中,“台”是指在巨大夯土台基之上所修筑的宫室建筑,底下土墩那部分叫做“台”,土墩之上的木构部分叫做“榭”,二者合起来叫“台榭”,也可以简称为“台”。

关于这类建筑的具体形制和大小等方面,向来没有整齐划一的规格,随意度较高。

在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曾有“九重之台,起于累土”的词句,算是比较形象地概括出“台”这一类建筑的修筑工艺。

如果谈到跟“台”最有名的历史典故,莫过于东周那位债台高筑的周天子,被债主们逼得无处可逃,只得修了一座债台终日躲起来不见人。

郑铎送给林旭的这份封神台总图,名头听起来异常唬人,说穿了不过是在兽皮上以朱砂和墨汁,红黑两色勾勒出的一幅建筑外观图。这副图不是法宝,就连法器也算不上,只是一张来源不明的兽皮而已。

受到岁月剥蚀的负面影响,外加水浸虫咬的破坏,幸亏林旭是神祇金身目光如炬足可洞彻幽冥,换个眼神不行的人来,大概累死也不出个名堂。假如说光靠这幅图的建筑布局能把姜子牙建造的封神台出个大致轮廓已属不易,何况图上斑斑点点的污渍和孔洞遮盖了不少细节特征。饶是如此,林旭仍然感激郑铎赠图的好意,按图索骥好歹也比凭空捏造容易多了。

随着远在河内的化身启动神术将这幅图传送到霍山,林旭开始着手筹建封神台,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选址。

道德经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体天生便有奇经八脉,负责能量的循环运转,与此相对的是大地之下也有地脉,其基本功能也是与人体内的经脉穴道一样的。这种永不停息奔涌在地脉中的能量源泉,正是地、火、水、风,四大元素中的火。

四大元素属于先天领域,不必依托世界也能单独存在,而归纳为后天五行生剋理论的阴阳家则认为火能生土,因此在大地中穿行的地脉能量也可以被视为火性能量,只不过与大地的关系更为紧密一些罢了。

作为镇物的三生石和封神台的图纸到手,前景林旭已然可以预见到,他算是走上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求索道路。

穷数月之功,配合以阴兵鬼卒们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昼夜不休的义务劳动,一座堪与倒掉的世贸大厦双子塔比肩的封神台,傲然矗立在天柱山之巅。若是站在山下远远望去,恰如这座笔直如柱子的大山忽然又长高了一截,威凌天下的景象却也颇为壮观。

封神听起来平平无奇,这种事搁在神祇真实存在的背景之下,无异于是另立中央的叛逆行为。即便这块片界成了天庭的弃地,大佬们似乎摆明了任由自生自灭的态度。然而,林旭如此高调地主持封神,仍然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假设天庭方面对此心存不满的话,倒也不必出动什么大神,单是降下若干天兵天将问罪,这就够林某人好好喝上一壶。

只是事已至此,开弓便没有回头箭。林旭稳定一下心绪,排除了脑海中的杂念,随即他缓步登上了这座高台。

林旭手持着火把引燃了祭天的燔柴,连同柴火一同点燃的还有大量香料和各色祭品。随着橘红色的火舌翻卷而起,滚滚浓烟直冲云霄。

见此情景,台下的观众们发出一阵欢呼声。没办法,今日能到这里的都是林旭的手下,在这种公开场合小弟不给老大捧场,那分明是不想继续混下去了。

亲手完成了点火程序,林旭转过身,神情严肃地面对下属们,朗声说道:

“自今日起,本尊自号霍山府君。当奉天承运,开府建衙。”

随着林旭话音,天空中一声惊雷轰然响起,许多阴兵鬼卒瑟瑟发抖,而林旭则仰面望着天空。封神不是为了权力和野心,只是要强化实力为求生存,这个理由俯仰无愧于天地,这点自信他还是有的。

一声震雷过后,一束光照耀在林旭身上,随即他的脸上浮现出难以抑制的笑容。这光束表示天道降下认可,这把林旭算是赌赢了。

“台下诸人,上前听封……”

听到林旭这句话,事先已经预演过几遍的裨将们知趣地来到林旭身前,纷纷单膝跪地等候分封。

这时,林旭徐徐展开了黄绢卷轴,朗声说道:

“王良上前听封,本尊封汝为山阳道大总管,并授符玺节杖。张昕上前听封,本尊封汝为山**大总管,并授符玺节杖。米龙上前听封,本尊封汝为内务府大总管,并授节杖。白天邪上前听封,本尊封汝为安置大总管,并授节杖……”

ps:封推期间继续两更,请大家支持螃蟹吧!本书是纵横买断作品,全本无忧。